鎖陽的中醫驗方和用法

          發布時間:2015-08-05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鎖陽是補腎的藥材中最常使用的一味藥,它可平肝補腎、益精養血、潤腸通便,治療氣血不足造成的不孕癥,還可強筋健骨、補充鈣質。對人體機能有很大益處;增強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具有糖類皮質激素樣作用;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最新科學實驗證明鎖陽還具有防癌、抗病毒、延緩衰老的作用。適用于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疾病者;中青年操勞事業而健康透支者;尿頻便秘、失眠脫發、哮喘、痿弱早泄等多種慢性疾病患者。

        關于鎖陽,先秦就有文字記載,漢代始入藥,為歷代名醫名 案所珍重。《本草綱目》:"甘、溫、無毒。大補陰氣,益精血,利大便。潤燥養筋,治痿弱。" 明代作家陶宗儀在他的《輟耕錄》卷十描述:“韃靼地野馬或與蛟龍交,遺精人地。久之,發起如筍,上豐下儉,鱗甲櫛比,筋脈連絡,其形絕類男陰,名曰鎖陽。即肉蓯蓉之類。或謂里婦之淫者就合之,一得陽氣,勃然怒長。土人掘取,洗滌去皮,薄切曬干,以充藥貨,功力百倍于蓯蓉也。”

        《本草從新》:“益精興陽,潤燥養筋,治痿弱,滑大腸。" 《本草圖解》:"補陰益精,潤燥養筋,凡大便燥結,腰膝軟弱,珍為要藥." 《中藥志》:"補腎,滑腸,強腰膝。主治男子陽痿,女子不孕,血枯便秘,腰膝痿弱。”

        鎖陽實用選方

        ①治痿:黃柏250克(酒炒),龜板200克(酒炙),知母100克(酒炒),熟地黃、陳皮、白芍各100克,瑣陽75克,虎骨50克(炙),干姜25克。上為末,酒糊丸,或粥丸。(《丹溪心法》虎潛丸)

        ②治陽弱精虛,陰衰血竭,大腸燥涸,便秘不運:瑣陽三斤。清水五斗,煎濃汁二次,總和,以砂鍋內熬膏,煉蜜八兩收成,入磁瓶內收貯,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余茶匙,熱酒化服。(《本草切要》)

        ③治腎虛遺精,陽萎:鎖陽、龍骨、蓯蓉、桑螵蛸、茯苓各等分。共研末,煉蜜為丸,每服15克,早晚各一次。(《寧夏中草藥手冊》)

        ④治陽萎,早泄:鎖陽25克,黨參、山藥各20克,覆盆子15克。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⑤治老年氣弱陰虛,大便燥結:鎖陽、桑椹子各25克。水煎取濃汁加白蜂蜜50克,分兩次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⑥治泌尿系感染尿血:鎖陽、忍冬藤各25克,茅根50克。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⑦治胃潰瘍:鎖陽、珠芽蓼各15克。水煎服。

        ⑧治消化不良:鎖陽25克。水煎服。

        ⑨治白帶:鎖陽25克,沙棗樹皮15克。水煎服。(⑦方以下出《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⑩治二度子宮下垂:鎖陽25克,木通15克,車前子15克,甘草15克,五味子15克,大棗三個。水煎服。

        ⑾治胃痛,胃酸過多:鎖陽200克,寒水石(煅)250克,紅鹽5克,龍膽草50克,冰糖500克。共為細末,每服15克。

        ⑿治心臟病:鎖陽,冬季采集后用豬油(或奶油)炸后,經常沖茶服,二十日為一療程。(⑩方以下出《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⒀腸燥便秘:鎖陽1500克,濃煎,加煉蜜熬成膏,每次l~2匙,用開水或熱酒化服,每日3次。亦有用鎖陽、肉蓯蓉各500克,蜂蜜250克,熬膏,每次1~2匙,每日2次,開水沖服,主治腎陽不足,筋骨痿軟,腸燥便秘。或用鎖陽、桑椹各15克,煎汁濃縮,加蜜30克,分2次服,以治老人便秘。

        ⒁心臟病伴小便不利:鎖陽15克,枸杞子9克。水煎服,每日1劑。

        用藥禁忌

        陰虛火旺,脾虛泄瀉及實熱便秘者禁服鎖陽。長期食用鎖陽,亦可致便秘。泄瀉及陽易舉而精不固者忌鎖陽。大便滑,精不固,火盛便秘,陽道易舉,心虛氣脹,皆禁用鎖陽。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临潭县| 萝北县| 巴东县| 郓城县| 遂平县| 榆树市| 额敏县| 宜良县| 石林| 巫山县| 砚山县| 西贡区| 灵丘县| 大宁县| 横峰县| 潜山县| 日照市| 曲松县| 泸水县| 城口县| 温宿县| 丁青县| 祁东县| 牡丹江市| 双鸭山市| 浮山县| 刚察县| 略阳县| 龙游县| 黄平县| 平潭县| 拉孜县| 平乡县| 韶山市| 井研县| 唐海县| 山阴县| 临海市| 宁波市|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