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貝母用量范圍和主治

          發布時間:2016-12-27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眾所周知川貝母適用于止咳化痰,效果很好,尤其是兒童患者是川貝母的常用群體;但相當一部分人并不知道川貝母每次用量到底是多少,還有川貝母的吃法多種多樣,以下就由筆者給大家詳細介紹川貝母的用法用量和主治。
        川貝母百合科植物,川貝母生長在溫帶高山、高原地帶的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叢中,土壤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川貝母為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療效卓著,馳名中外。川貝母既是專有名詞,也是貝母家族分類(按產地分為四大類:川貝母、浙貝母、土貝母、伊貝母,按品種的不同,可分為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三大類)中的種類名稱,均有藥用價值。
        入藥部位:
        川貝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干燥鱗莖。
        性味:苦、甘,微寒。
        歸經:歸肺、心經。
        用法用量:3~9g;研粉沖服,一次1~2g。
        禁忌人群:脾胃虛寒及寒痰、濕痰者慎服。反烏頭。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用水稍泡,撈出,悶潤,剝去心,曬干。
        地理分布:生于高寒地帶。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功效主治:
        1、胸膈郁積。用貝母(去心),姜汁炒后研細,再和姜汁、面糊做成丸子。每服七十丸。
        2、化痰降氣,止咳解郁。用貝母(去心)一兩、姜制厚樸半兩,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開水送下。
        3、小兒百日咳。用貝母五錢、甘草(半生半灸)二錢,共研為末,加沙糖調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以米湯化服一丸。
        4、乳汁不下。用貝母、知母、牡蠣粉等分,研為細末。每服二錢,豬蹄湯調服。此方名“二母散”。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安县| 镇雄县| 新营市| 雅安市| 连城县| 会昌县| 沙河市| 沙坪坝区| 从化市| 鸡泽县| 无棣县| 鄂尔多斯市| 张家口市| 海安县| 雷山县| 铜川市| 聂拉木县| 河源市| 合江县| 栾川县| 东源县| 高青县| 乌拉特后旗| 武夷山市| 兴隆县| 维西| 富宁县| 肥西县| 翁牛特旗| 报价| 民权县| 静乐县| 大新县| 广平县| 林州市| 南部县| 西安市| 疏附县| 石屏县| 吴忠市|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