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發布時間:2017-03-14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秦艽,有一種花很像它,因為它的葉子是長長的,開的花也很好看,不過它的根莖才是有價值的,秦艽,別名大葉龍膽、大葉秦艽、西秦艽,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無毛,基部被枯存的纖維狀葉鞘包裹,須根多條,扭結或粘結成一個圓柱形的根,枝少數叢生,直立或斜升,黃綠色或有時上部帶紫紅色,近圓形,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治治療風濕關節痛、結核病、潮熱、黃疸等癥的主藥之一,那秦艽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秦艽的功效與作用

        秦艽的生長習性:生于河灘、路旁、水溝邊、山坡草地、草甸、林下及林緣,海拔400-2400米。喜濕潤、涼爽氣候,耐寒。怕積水,忌強光。適宜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生長;積水澇洼鹽堿地不宜栽培。種子宜在較低溫條件下萌發,發芽適溫20℃左右。通常每年5月下旬返青,6月下旬開花,8月種子成熟,年生育期100天左右。種子壽命1年。

        秦艽的功能主治: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用于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酸痛,日晡潮熱,小兒疳積發熱。秦艽堿甲對豚鼠的組織胺性休克及大鼠的蛋清性過敏性休克均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它還能明顯降低大鼠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抗菌作用,秦艽乙醇浸液在體外對炭疽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肺炎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劑在試管內對某些常見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秦艽做法指導:凡風濕熱痹,癥見發熱關節紅腫疼痛者,可與赤芍、防己、忍冬藤等清熱除濕藥配伍。凡勞傷陰虛,骨蒸潮熱,顴紅盜汗,消瘦乏力者,可與柴胡、鱉甲、知母、地骨皮、青蒿等配伍。凡濕熱瘀滯,身目發黃小便黃赤者,可與茵陳、黃芩、梔子、大黃等配伍。久痛虛羸,溲多、便滑者忌服。注意事項藥性潤而不燥,無論寒濕、濕熱、痹證新久,皆可應用。在配伍方面常與防風、羌活、獨活、桑枝等同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昆明市| 南开区| 蒙自县| 盐池县| 沂源县| 三河市| 聂拉木县| 建湖县| 永州市| 平远县| 若羌县| 无为县| 钟山县| 清远市| 武城县| 曲麻莱县| 沛县| 汤原县| 伊金霍洛旗| 万安县| 苏州市| 油尖旺区| 金昌市| 德州市| 伊春市| 托克逊县| 崇州市| 辽阳市| 叶城县| 渑池县| 阿瓦提县| 宁远县| 肃宁县| 黎川县| 米林县| 抚顺市| 新化县| 牟定县| 柯坪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