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的功效與副作用

          發布時間:2017-05-04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山豆,從字面上來看是屬于豆科的植物,跟我們知道的綠豆紅豆都是屬于一個祖先擁有很多相同之處的,只是后來因為環境的不同,豆科植物不斷的分化,就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豆;山豆不像綠豆和紅豆那樣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此的常見,山豆只有在藥物中才能夠看見它的影子;山豆根也可以入藥,來看山豆根的功效與副作用詳情是什么?

        jpg

        別名:三小葉山豆根、胡豆蓮,豆科、山豆根屬植物,藤狀灌木,幾不分枝,莖上常生不定根。葉僅具小葉3枚;葉柄長4-5。5厘米,被短柔毛,近軸面有一明顯的溝槽;小葉厚紙質,橢圓形。生長于山谷或山坡密林中,海拔800-1350米。產廣西、廣東、四川、湖南、江西、浙江;亦分布于日本。除去殘莖及雜質,浸泡,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本品呈不規則的類圓形厚片。外表皮棕色至棕褐色。切面皮部淺棕色,木部淡黃色。有豆腥氣,味極苦。

        山豆根,功專瀉心保肺,及降陰經火逆,解咽喉腫痛第一要藥。緣少陰之脈,上循咽喉,咽喉雖處肺上,而肺逼近于心,故凡咽喉腫痛,多因心火挾其相火交熾,以致逼迫不寧耳。治常用此以降上逆之邪,俾火自上達下,而心氣因爾以除。山豆根,甘所以和毒,寒所以除熱,凡毒必熱必辛,得清寒之氣,甘苦之味,則諸毒自解,故為解毒清熱之上藥。凡痛必因于熱,毒解熱散,則痛自止,瘡腫自消。急黃,乃血熱極所發,故必發熱,熱氣上熏則發咳嗽。諸蟲亦濕熱所化,故悉主之,而多獲奇效也。

        山豆根為治咽要藥,但有嚴重的毒副作用。山豆根為治咽要藥,多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病毒性肝炎以及某些腫瘤等疾病,臨床應用較為廣泛。山豆根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功效,但同時伴有嚴重的毒副作用。常用劑量為3~9g。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山豆根主要含生物堿及黃酮化合物,生物堿有槐果堿、苦參堿、氧化苦參堿等多種生物堿,黃酮類包括柔枝槐酮、柔枝懷素等。近年來山豆根中毒患者較多見,尤其是超量服用者。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前郭尔| 乃东县| 黄冈市| 大名县| 黑水县| 临海市| 澄江县| 二连浩特市| 师宗县| 昌宁县| 天柱县| 开平市| 绥江县| 秭归县| 扶沟县| 保康县| 马鞍山市| 宝丰县| 木兰县| 阜平县| 天峻县| 宁德市| 五峰| 砀山县| 会宁县| 孟州市| 永昌县| 勃利县| 长阳| 延吉市| 若尔盖县| 宁波市| 墨竹工卡县| 龙泉市| 临清市| 申扎县| 定日县| 噶尔县| 北流市| 萨嘎县| 筠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