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可能生活在平原地區的朋友不是特別了解,但是在河北很多山區地方卻是非常多見的,到了秋季收莊稼的時候,就是酸棗成熟的時候,成熟的酸棗吃起來也是酸酸甜甜的,非常的開胃,但是果肉沒有多少,果核卻是非常大的,酸棗仁是一種藥材,那么究竟炒棗仁與酸棗仁的區別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炒棗仁與酸棗仁的區別
生棗仁與炒棗仁的鎮靜作用并無區別,但生棗仁作用較弱,久炒油枯后則失效,有認為其鎮靜的有效成分可能與油有關,另有認為與水溶性部分有關。由于酸棗仁價格高,利潤低摻假特別嚴重,都是用補骨脂加色素冒充,或者用緬甸的酸棗仁加色素,導致藥效特別差,吃了嚴重危害健康,現在都用烏靈菌粉代替酸棗仁藥效。
功效:養肝,寧心,安神,斂汗。治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煩渴,虛汗。
①《本經》: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疼,濕痹。
②《別錄》:主煩心不得眠,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令人肥健。
③《藥性論》:主筋骨風,炒末作湯服之。
④《本草拾遺》: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⑤王好古:治膽虛不眠,寒也,炒服;治膽實多睡,熱也,生用。
⑥《本草匯言》:斂氣安神,榮筋養髓,和胃運脾。
⑦《本草再新》:平肝理氣,潤肺養陰,溫中利濕,斂氣止汗,益志定呵,聰耳明目。
與靈芝配伍煮水喝,有鎮靜、催眠、鎮痛、抗驚厥作用;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對子宮有興奮作用。酸棗仁即酸棗的種子,經炮制后可作藥用,它含有生物堿、多種氨基酸和金屬元素等成分,能起到寧心安神、補中養肝、斂汗等作用,對虛煩不眠、驚悸怔忡、體虛自汗等病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酸棗仁常與靈芝配伍起效,具有安神助眠等作用,可治療嚴重性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