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雖小,卻是“位高權重”,高高在上,與腦、眼等重要器官毗鄰,而且是呼吸系統的門戶。春天是鼻病高發的季節,不少人受到各種各樣鼻部不適的困擾,但是人們常常忽視規范治療,造成疾病遷延,甚至出現合并癥。
鼻炎是最常見的鼻病,在華北地區,“鼻炎”二字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了。鼻炎可分為過敏性鼻炎和非過敏性鼻炎,其發病機制有本質的區別,治療肯定不能一樣。比如急性鼻炎,俗稱“感冒”,屬于非過敏性鼻炎的一種,是病毒感染造成的鼻黏膜炎癥,有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還有感染的其它表現,像發熱、全身乏力等等,遵循初起-卡他-化膿-恢復的演變過程,總病程7-10天。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變態反應科李曉鸞
過敏性鼻炎就不同了,是接觸過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癥。其主要癥狀是鼻癢、陣發性噴嚏、清水樣涕和鼻塞,常被診為“感冒”而誤診誤治。如未及時正確診治可合并結膜炎、鼻竇炎、鼻息肉及分泌性中耳炎等合并癥。尤其嚴重的是,近半數該病患者將在某個時段發展為支氣管哮喘。
目前的抗感冒藥成分中多含有抗組胺藥物,這也是很多過敏性鼻炎患者服用抗感冒藥物“有效”的原因,殊不知真正起效的是其中的抗組胺藥物,其它的成分如抗病毒成分、解熱鎮痛藥物均無益于過敏性鼻炎的癥狀緩解而且有刺激胃粘膜等等不良反應。況且停藥后還犯,算不上有效治療。拖延的結果將是致病的過敏原越來越多,癥狀越來越重,甚至出現新的過敏癥狀,因此過敏、感冒要分清,早治早防。
控制和預防過敏性鼻炎,首先,應到正規的醫院明確是否過敏,然后明確到底是哪一種過敏原致病。如果確定了對某種過敏原過敏,應盡量避免與該種過敏原接觸并應積極治療。免疫治療(脫敏療法)是唯一針對病因的治療措施,經過適當的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癥狀,甚至痊愈,并且預防新的過敏癥狀發生、預防對更多的過敏原過敏。若做免疫治療應找專業人員采用標準化疫苗進行規范化的免疫治療。其次,正確使用抗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鼻噴劑也能有效地控制癥狀。只有這樣才有希望“暢享呼吸、輕松生活”。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