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有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之分。普通感冒俗稱傷風,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多種病毒所引起,臨床癥狀較輕。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發生變異,可感染人和多種動物,為人類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江蘇省中醫院肝病中心(感染科)陳四清
感冒既是由病毒所引起,因此就要采取各種方法圍追堵截感冒病毒,才能有效預防感冒的發生與流行:
一、圍:就是圍住流感等病毒,不讓其擴散。當流感流行時,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控措施,隔離已經確診的流感病人,對防止疫情的擴散積極有效。已經患了流感的病人也一定要服從醫囑,自覺居家觀察或住院治療,要主動配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二、追:就是要追查傳染源。當確診一個人患了流感之后,就要設法追查其從何種途徑傳染而來,以盡早發現更多的被傳染人群。對和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觸者,要進行醫學觀察。
三、堵:就是阻止病毒侵入人體,防止感冒的發生。大概可分以下8個方面:
1. 防寒保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當感冒流行時要少到公共場所去,要注意及時增添衣物,防寒保暖。
2.勤洗雙手:感冒患者的手部有大量的病毒存在,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過的地方存活3小時,所以要勤洗手。洗手還要講究科學,不能馬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另外,還要克服揉鼻子、摳鼻孔等不衛生習慣。
3.開窗通風:開窗通風,可使大量新鮮空氣進入室內,有效快速稀釋室內感冒病毒濃度,減少了被病毒感染的機會。
4.積極鍛煉:每天進行30~45分鐘的有氧鍛煉,如散步、騎車、跳舞等,可極大增強人體抵御感冒的能力。
5.加強營養:豐富充足的營養是提高機體免疫力的有效方法,蔬菜、水果中含有的大量維生素C可以增強血液中白細胞吞噬細菌以及抗病毒的能力,縮短感冒病程。
6.食物療法:經常飲用這兩款食療方可減少感染流感:(1)二白湯:蔥白15克,白蘿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適量,煮沸熱飲;(2)姜棗蘇葉飲:蘇葉3克,生姜3克,大棗3個。生姜切絲,大棗切開去核,與蘇葉共裝入茶杯內,沖入沸水200~300ml,加蓋浸泡5~10分鐘趁熱飲用。
7.中藥預防:中醫早就提出“正氣存內,邪 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觀點,運用人參、黃芪、山藥、白術等扶正補氣藥物,可增加機體免疫力,有效減少感冒的發生。
8.流感疫苗:目前抗甲型H1N1流感疫苗已經研制并使用,對高危人群可以考慮接種預防。
四、截:就是要截斷病毒傳變,防止其對機體的嚴重損害。中醫在傳染病的防治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優勢,明清時期的“溫病學派“就發現了流感等傳染病有“風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及沿著“衛―氣―營―血”傳變的規律。因此,預防發生嚴重并發癥是防控流感的重要工作之一,對5歲以下的兒童、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要采取積極的措施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加重。給早期感冒的患者或有流感密切接觸者適當服用一些貫眾、大青葉、銀花等清熱解毒藥物,可消滅病毒在萌芽狀態,截斷病毒的內傳。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