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瑟瑟,乍寒乍暖,感冒病人激增。那到底怎么用藥,用什么藥呢,作為一名醫生,謹以我自身的感冒經歷分享給大家:
某日夜班,頭痛劇烈,關節酸痛,乏力。請護士妹妹測體溫,38.7攝氏度,服百服寧一片(日片,沒敢服夜片,怕晚上有情況,睡得太沉聽不到護士妹妹的呼喚),喝水并順帶沖了一包正柴胡(反正弄不懂風寒風熱什么的,手邊只有這個,就喝了),晚上汗出,起來洗了一個澡,次日癥狀好轉,不發熱了,仍有點鼻塞,少許流涕,繼續拿正柴胡當茶喝,此外,喝水是必須的:),如此數日,感冒自愈。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唐春平
又一次,無緣無故開始咽痛,進食時如刀割,不發熱。拿調羹自虐,忍著劇烈嘔吐感,看了咽喉,感覺充血明顯,但未見化膿,怎么辦??服了兩天藍芩口服液(清熱解毒、清咽利嗓),仍舊疼痛明顯,要不要吃點抗生素呢?有點小糾結。查個血常規看看吧:),結果顯示一切正常,繼續服用藍芩,并保持清淡飲食,并輔以含片,如此約1周,癥狀完全消失。
再一次,癥狀與上面說的差不多,但檢查發現,扁桃體明顯化膿,沒什么好猶豫的,阿莫西林上(其實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現在醫生談抗生素色變,因為現在抗生素使用管控很嚴格,但我想說,大多數時候的確用的過了,但是該用的時候必須上),同時加用藍芩(好像有點像做廣告,但是對于咽炎,效果真的很不錯哦!!),連續服用5天后癥狀完全消失。
還有一次,這一次搞的有點“大”。先是咽痛,服了藍芩后很快緩解,但是開始咳嗽,主要是干咳,是那種咳起來忍不住的咳(我想,這種體會只有得過的人才能體會到),白天還好,喝點水,一陣陣咳,但是一天班(大家都知道,我們上門診,跟病人講話基本上要一天講到晚)下來,下班后稍一放松,那種咳?(苦笑)晚上都不能睡,一躺下就拼命咳,用了糖漿、做了霧化,好像都不怎么樣,查了血常規,也沒什么特別的發現。然后想,會不會支原體感染?也服了阿奇霉素,但是效果都不明顯,搞到最后,同事都說是不是得結核了?搞的自己心里毛毛的,趕緊去拍了胸片,一切正常,咋辦呢?請假休息肯定不可能(痛哭),請教了呼吸科師兄,建議服孟魯司特(一種抑制氣道反應額藥物),并建議連續服一至二個月,至服藥一周起癥狀逐漸緩解,后堅持用完一療程。
總結了上面的四次感冒經歷,不知道對大家應付感冒有沒有幫助。可能大家會覺得上面我提到了很多藥物,給大家帶來了疑惑,那么下面我們再來說說感冒藥物吧。其實,所有常用感冒藥物如果要歸類的話,大致可分為3種:
第一種,中成藥類,這些藥物包括了正柴胡、清開靈、小柴胡、板藍根、連花清瘟膠囊、藍芩口服液等等,祖國傳統醫學發展至今,除了原始中藥材外,出了更多的是各種各樣的中成藥。當然,中醫學講究風寒風熱癥,用藥各有不同,這一點,我實在無從把握,就不太熟悉了,但是總體來說, 就我理解的,風寒主要有畏寒、發熱輕、無汗、鼻塞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熱飲。風熱就是發熱、出汗多、黃鼻涕、黃痰、咽痛、喜飲水、尿黃等俗稱上火癥狀。好像還是得風熱的多:)。其實很難區別,所以我都是隨便搞點吃,或者混著吃(傻笑)。再想想,老外也沒中藥什么的,他們怎么辦?所以就提到了感冒喝水很重要,一般白開水即可,出汗多時可以喝點鹽開水(補充汗液中丟失的鹽分)。當然,如果可能,感冒后充分休息也很重要。
第二種,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感冒藥”。如百服寧、白加黑、新康泰爾、快克等。這些通常都是復方制劑,基本都包括了解熱鎮痛、鎮咳、抗過敏及縮血管藥物等成分,品種不同、可能具體成分及劑量略有不同,但總體相似。盡管這些都是非處方藥,但是也不能隨便吃。 用的時候,首先看是否對癥,是否有上述癥狀。其次,這些藥物劑量上也應控制,別看都是非處方藥,過量或服藥時間長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如最常用的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大量或長期服用可致胃腸功能受損,可能導致血小板減少癥及白細胞減少癥、甚至肝臟及腎臟損傷,老年人或體質虛弱者服藥后大量出汗易致虛脫。如偽麻黃堿,具有輕微縮血管及增加心率作用,老年人、冠心病及高血壓患者應慎用。那么,是不是這些藥物都不能用啊?當然不是,應該說”是藥三分毒“,要謹慎使用。其實這些藥物對于改善癥狀的確有較大幫助,但是對于感冒整體病程來說,作用有限,所以短期或臨時使用還是很不錯的。
第三種,當然就是抗生素類了。關于感冒究竟要不要用抗生素,大多數醫生的觀點都是不用。要知道,我們國家是全世界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說之一,可能有點含蓄,應該說就是:)),近幾年,在國家衛生部的大力整治下,臨床上抗生素的濫用情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而且似乎又有點矯枉過正的感覺了,近年來,臨床上該用抗生素而不用,導致延誤治療的事件已見多起。就我的觀點,任何一件事都有個度,不該用的堅決不用,改用的必須得用。對于感冒而言,肯定的,抗生素不應該作為常規治療。為什么呢?因為大多數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無用。我看到有的病人,稍微有點鼻塞、流鼻涕就早早的把阿莫西林、頭孢吃上了,這肯定是不對的。那么,抗生素完全不用?這肯定也不可取,臨床上對于那些有明顯細菌感染的(如血象高)、基礎疾病多體質差的、免疫力低下的,可以適當放寬抗生素應用指證,甚至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記得我有個病人,肺癌術后患者,連續三次都是因為得了感冒后未用抗生素導致肺炎,所以現在她每次感冒了我都會早期給予一點抗生素預防,一旦感冒好轉,盡快停止。
以上僅僅是我的一點小小體會,提供給大家做個參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如果有時說的不正確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包含,多多批評指正。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