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疾病, 也有很多人曾經深受其害。胃潰瘍的治療往往需要十分謹慎,這是由于消化系統疾病的癥狀大都很相似,所以診斷相對來說比較復雜。胃潰瘍的診斷多是綜合考慮,從癥狀到體征到各種檢查。接下來就跟著小編詳細了解一下胃潰瘍的診斷標準吧。
標準如下:
(1)慢性病程,周期性發作,常與季節變化、精神因素、飲食不當有關;或長期服用能致潰瘍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等。
(2)上腹隱痛、灼痛或鈍痛,服用堿性藥物后緩解。典型胃潰瘍常于劍突下偏左,好發于餐后半小時到1~2小時。疼痛常伴反酸噯氣。
(3)基礎泌酸量及最大泌酸量測定有助診斷。胃潰瘍的基礎泌酸量正常或稍低,但不應為游離酸缺乏。
(4)潰瘍活動期大便隱血陽性。
(5)X線鋇餐檢查可見龕影及粘膜皺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單純局部壓痛,激惹變形等間接征象僅作參考。
(6)胃鏡檢查,可于胃部見圓或橢圓、底部平整、邊緣整齊的潰瘍。根據潰瘍面所見,可分為:
①活動期:潰瘍面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蓋,邊緣腫脹,色澤紅潤、光滑而柔軟。
②愈合期:苔膜變薄,潰瘍縮小,其周圍可見粘膜上皮再生的紅暈;或潰瘍面幾乎消失,其上有極少的薄苔。
③瘢痕期:潰瘍面白苔已消失,變成紅色充血的瘢痕;可見皺襞集中。
具備以上(1)(2)(5)或(2)(6)項者可作胃潰瘍診斷,對診斷為胃潰瘍者須與惡性潰瘍鑒別,凡能進行胃鏡檢查者應做胃粘膜活檢予以確診。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胃潰瘍的診斷標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清楚了胃潰瘍的診斷標準,我們面對疾病的時候就能夠鎮定以對,不至于手忙腳亂。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