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據調查,每4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患有心律失常。按照發病時心率的快慢,可以分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緩慢性心律失常兩大類。西藥治療心律失常效果比較肯定,不過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藥物導致的毒副作用。而且,治療的有效劑量與引發毒副反應的劑量非常相近,在治療心律失常的過程中,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心律失常。如β—受體阻滯劑可引發緩慢性心律失常,胺碘酮可造成心臟傳導障礙等。目前應用比較成熟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基本上都是針對快速性心律失常,而針對緩慢性心律失常,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發生,主要是心臟多離子通道功能和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發生了紊亂;緩慢性心律失常主要是心臟的起搏電流、心臟傳導功能以及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出現了問題。
首先,要調節引發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鈉、鈣、鉀心臟離子通道,調節心臟的自主神經功能,有效治療室性早搏,減少室性早搏出現的次數。并且對房早、室上速、房顫等性質的心律失常也有較好的療效。
第二是調節與緩慢性心律失常相關的起搏電流,改善心臟的傳導功能,有效治療竇性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
通過調節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改善心肌供血,還可以消除各種心律失常引起的失眠、心慌、氣短、乏力等癥狀。總之,整合調節治療的優勢表現為,通過多途徑、多環節、多靶點發揮作用,阻斷心律失常。更多疑問請咨詢我們的在線醫生。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