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竇性心動過速這個疾病的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這個疾病的出現讓很多人都陷入了痛苦之中,那么關于竇性心動過速的早期癥狀及檢查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它的相關內容的介紹是怎么樣的吧:
本病無特殊的癥狀,常是由于其它疾病所引起,其臨床癥狀與心率增快影響血流動力學障礙的程度有關,與基礎心臟狀態亦有關,當心率輕度增快時,心排血量增大,心臟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可無任何癥狀。當心率過快時,患者可出現心悸、氣短、胸悶、煩躁等癥狀,甚至可出現胸痛。癥狀的個體差異也較大。通常從休息狀態下心率70次/min左右增加至2.5倍左右(180次/min),心臟的工作效率最大;當超過180次/min時,則心臟工作效率明顯降低,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這是因為心率>180次/min時心肌耗氧量明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有冠心病者更加明顯),舒張末期縮短,心室充盈減少,每搏心排出量減少等所致。
體征:心率增快至100~150次/min,少數人可達160~180次/min。生理性者大多為一過性;系器質性心臟病所致者,則心動過速持續較久。心尖搏動有力,心音增強頸動脈搏動明顯。
診斷只能依靠心電圖檢查,心電圖的特征是:
1.p波有規律的發生:心動過速發作時的p波形態與正常竇性心律的p波形態、時限、振幅完全相同。
2.p波頻率:大于100次/min,多在130次/min左右。
3.p-r間期:大于0.12s。
4.p-p間期:竇性心動過速 開始時可逐漸縮短,終止時逐漸減慢至原有時限。竇性動過速時pp間距短于0.6秒,竇性心律不齊時最長與最短的pp間距之差達0.12秒以上。
5.有引起心動過速的原因。
診斷:
1.p波有規律的發生心動過速發作時的p波形態與正常竇性心律的p波形態、時限、振幅完全相同。
2.p波頻率大于100次 /min,多在130次/min左右。
3.p-r間期大于0.12s。
4.p-p間期竇性心動過速開始時可逐漸縮短,終止時逐漸減慢至原有時限。
5.有引起心動過速的原因。
實驗室檢查:可有引起心動過速原發疾病的相關實驗室檢查特征。
其他輔助檢查:
1.體表心電圖特點:
(1)p波:竇性心動過速時的p波由竇房結發出,p⒅繃、pavr倒置。竇性心動過速時的p波較正常竇性心律時的p波振幅稍高,在5劑中更明顯。這是因為竇性心動過速時,激動多發生于竇房結的頭部,此部位系心房前結間束的起始部位,竇性激動多沿著前結間束下傳所致。
(2)p-r間期:在0.12~0.20s。
(3)p-p間期:常受自主神經的影響,可有輕度不規則。但p-p間期間差異應
(4)qrs波:形態、時限正常。心房率與心室率相等。
(5) 頻率:成人p波頻率100~160次/min,多在130次/min左右,個別可達160~180/min。嬰幼兒的心率較成人略高。不同年齡竇性心動過速的診斷標準不同,如1歲以內應>140次/min,1~6歲應>120次/min,6歲以上與成人相同,應大于100次/min,通常不超過160次 /min。個別嬰幼兒的竇性心動過速頻率可達230次/min左右。
2.竇性心動過速24h動態心電圖監測的特點:
(1) 一過性竇性心動過速的竇性p波頻率:逐漸加快至100次/min以上,持續數秒至數分鐘后逐漸減慢至原有水平。心動過速時p波形態與正常竇性p波的形態相同。
(2)持續性竇性心動過速24h動態心電圖所記錄的p波總數應>14.4萬次。
(3)竇性心動過速時24h動態心電圖所記錄到的其他伴隨情況:
①p波振幅變尖或增高:提示激動起源于竇房結頭部。
?、趐-r段下移:此系受心房復極波的影響所致。
③可有不同程度的繼發性st-t改變:或原有st-t改變,當發生竇性心動過速時恢復正常。
?、躴-t間期縮短。
⑤出現快心率依賴型阻滯、期前收縮等心律失常。
上面這些內容就是關于竇性心動過速的早期癥狀及檢查有哪些這個問題的一些相關內容的介紹,希望大家能夠通過對此文的閱讀對于這個癥狀的出現有了更加深一步的了解和認識,提醒朋友們一定要積極的去面對這個疾病的發生,早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