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臨床多通過常規X線胸片檢查發現心影增大,再經UCG和全身系統檢查,以及病因學檢查,排除特異性病變如結核性心包炎,風濕性心包炎等之后可診斷本病。
鑒別診斷
需與特異性病變如結核性心包炎,風濕性心包炎等病鑒別。
1、結核性心包炎
常見癥狀為發熱,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難,心包填塞或縮窄性心包炎則可出現外周靜脈搏血循環壓力增高表現,如下肢水腫,腹水等,體征為心濁音界增大,心音遙遠,心包摩擦音,心動過速等,部分病人臨床表現并不典型,起病隱匿,無結核中毒癥狀,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心包積液檢查及結核病史,心包積液中結核菌檢查和培養陽性的檢出率不高,OT試驗也僅60%患者為中等度陽性或強陽性,心包積液培養需4~6周,心包活檢較難實施,近來開展的PCR檢查可提高診斷陽性率,超聲心動圖檢查是非特異性的,但能確定心包積液的量,心包粘邊或增厚,為病因診斷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同時能評估療效,X線胸片可見心臟向兩側擴大,心電圖可有QRS波群低電壓和T波倒置,部分患者需根據治療結果進行治療性診斷,近年磁共振成像技術也可為了解心包積液的程度提供依據。
2、風濕性心包炎
是風濕性全心炎的一部分,多見于青少年,風濕病時,心包幾乎總被累及,但臨床上,僅15%的風濕性心包炎(rheumatic pericarditis)病例被確診,病變主要累及心包臟層,呈漿液性或漿液纖維素性炎癥,心外膜結締組織可發生纖維素樣變性,心包腔內可有大量漿液滲出(心包積液),叩診心界向左,右擴大,聽診時心音遙遠,X線檢查,心臟呈梨形,當有大量纖維蛋白滲出時,心外膜表面的纖維素因心臟的不停搏動而成絨毛狀,稱為絨毛心(cor villosum),恢復期,漿液逐漸被吸收,纖維素亦大部被溶解吸收,少部分發生機化,致使心包的臟,壁兩層發生部分粘連,極少數病例可完全愈著,形成縮窄性心包炎(consrictive pericarditis)。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