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活中有很多人對自己的身體也沒有多么的關注,因此容易患有心包積液這種疾病,我們大家也都知道心包積液是一種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有時發病時可以使我們失去生命。因此對于心包積液這種疾病我們一定相當重視,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一些普通的檢查來看自己是否患有心包積液。那么具體的應該做哪幾樣檢查我們來了解一下。
檢查心包積液的方法有哪些?
1、心電圖
常有低電壓、心動過速、大量積液者,可見電壓交替。
2、心包穿刺
可證實心包積液的存在,解除心包填塞癥狀。留取部分積液進行相關病因的實驗室檢查。
3、X線檢查
心影向兩側普遍擴大(積液300毫升以上);大量積液(大于1000毫升)時心影呈燒瓶狀,上腔靜脈影增寬,透視下心臟搏動弱。肺野清晰可與心力衰竭相鑒別。
4、超聲心動圖
M型超聲在心前壁之間和心后壁之后均見有液性暗區,即當心包膜和心外膜之間最大舒張期暗區(10毫米時,則積液為小量;如在10-19毫米之間則為中等量;如大于20毫米,則為大量)。
(一)內科治療
對于治療方案缺乏統一的意見,大多取決于治療者的個人經驗。藥物治療包括應用激素、抗炎藥、抗結核藥以及其他病因治療。在沒有癥狀時也可以不用藥物而予以觀察。
心包穿刺可減輕癥狀,可抽取心包內液進行分析以助于診斷和治療,但其本身的治療效果并不確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二)外科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發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積液,減少心包積液復發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縮窄。
本病在診斷明確、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
1.經劍突下心包引流 操作簡便迅速、損傷較小、近期效果明確,肺部并發癥較少,適宜危重病人、高齡病人;但術后心包積液的復發率較高。為減低復發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范圍。
經劍突下心包引流的方法已有160余年的歷史,在本世紀70年代始將其稱為心包開窗。然而,心包開窗的治療機制,只是近數年才得以明悉。研究表明,在持續充分引流的基礎上,心外膜與心包之間出現纖維粘連,心包腔消失,是心包開窗具有長期療效的原因。
溫馨提示,通過閱讀上文我們了解了心包積液可以做哪些檢查。首先就是心電圖、心包穿刺、其次就是x線檢查和超聲心動圖等這些檢查。通過做以上幾種檢查就可以發現患者是否患有心包積液,如果患有然后再采取積極的治療可以有效的康復。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