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機看

        分享

        類風濕關節炎診斷標準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趙娟 副主任醫師
        類風濕關節炎在診斷上有一套比較完備,而且施行效果比較好的診斷標準,現在使用的是2010年發布的診斷標準,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具體如下:1、受累關節的數目、部位:首先關注是大關節,還是小關節受累,受累的數目越多或者是以小關節受累為主,評分就更高,也就是得類風濕關節的可能性就越大;2、炎癥指標:炎癥指標的種類雖然有很多,但是納入診斷標準里的只有血沉和C反應蛋白,這兩個指標非常敏感,是非常有效地監測類風濕關節炎疾病活動度的指標,水平越高代表炎癥程度越重;3、抗體:納入診斷標準的抗體,一個是類風濕因子,另一個是抗CCP抗體,也就是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抗體水平越高,代表得類風濕的風險或者是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這兩個抗體是低水平,在診斷時要謹慎;4、病程:即從發生關節腫脹、疼痛到就醫的過程維持的時間,如果病程在6周以上,就在診斷上加1分,有可能會提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時間很短,小于6周,甚至小于2周,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性相對會小一些。現行的診斷標準是結合了關節受累數目、受累部位、炎癥指標、抗體,以及患者發生關節炎的時間長短來最終診斷。
        相關視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大庆市| 阳谷县| 云林县| 公安县| 襄垣县| 辽阳县| 新安县| 大厂| 汉阴县| 长海县| 锦州市| 寿阳县| 承德市| 东丽区| 营口市| 灵寿县| 和静县| 安塞县| 龙山县| 海门市| 澎湖县| 广丰县| 库尔勒市| 望谟县| 淳安县| 稻城县| 当涂县| 金阳县| 保德县| 新乡县| 大理市| 房山区| 虹口区| 金阳县| 永登县| 新和县| 巨鹿县| 历史| 济阳县| 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