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蘋果教主”喬布斯,就繞不過去神經內分泌腫瘤這種疾病。盡管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疾病,但是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依然對這個疾病開設了門診。該院副院長蔡建強教授指出,第一,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確診不困難,影像學、內鏡超聲、術后病理都有助于該疾病的診斷。第二,神經內分泌腫瘤G1、G2期的治愈率非常高,即便分期比較晚,通過積極的治療手段,患者的病情也會得到有效的控制。第三,臨床治療手段比較確切,例如長效生長抑素,可控制神經內分泌癥狀,并控制腫瘤進展,這些都已經得到國際和國內的公認。
神經內分泌腫瘤可發生于整個神經內分泌系統,其中消化道最為多發約占70%,而肺部的發病率約占30%。目前在中國,神經內分泌腫瘤最常見的累及部位是胰腺和直腸。
關于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癥狀,蔡建強教授指出,因為神經內分泌腫瘤多長在消化道上,癥狀類似于消化道腫瘤,會出現便血、潛血陽性、梗阻、進食不暢、上腹部不適等癥狀。另有少部分患者則會出現暈厥、低血糖、血壓異常波動、一過性面部潮紅,或區域性皮膚潮紅等癥狀。來源于肺部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則會有咳嗽、咯血、氣短等癥狀。
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提高,該病的檢出率也有所增加,我國每年的新增病例約為2萬至3萬人。由于這種疾病發病率低,細胞形態與正常細胞類似,病程發展相對緩慢,癥狀不很典型,加上一些醫生和患者對該病的認知程度不高,所以目前該病的早期診斷率仍然不高,漏診或誤診現象時有發生。
據了解,作為亞洲綜合實力最強的腫瘤專病防治中心,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在去年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全國神經內分泌腫瘤多學科診治高峰論壇;今年7月,正式掛牌成立了神經內分泌腫瘤會診中心,這是全國首家多學科聯合診療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專科門診。近期,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專委會也將正式成立。專委會可以將全國的學術資源集中起來,在更高平臺上做更全面、更深入的臨床科學研究,在病理學上和基因檢測方面擴展相應的技術,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積極尋求更多、更好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什么是神經內分泌瘤患者的“私人訂制”的診療方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依荷芭麗?遲教授指出,多學科聯合治療腫瘤是現代醫學的發展趨勢。一個大夫的思路是有限的,多個大夫的思想碰撞后,就會給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治療方案。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在專科門診將得到影像、外科、內科、放療、病理五個科室的專家聯合會診,多學科團隊經過集體討論后,給每位就診患者“私人訂制”出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可以讓患者在最有效的時間內,獲得最優化的醫療資源,盡可能地少走彎路,并得到最佳的治療方案。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神經內分泌瘤專病門診定于每周五上午,在特需門診會診中心接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