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最完美食品”,其實牛奶一直都存有爭議。尤其是中國人并沒有喝牛奶的傳統和習慣,喝牛奶補鈣、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等觀點,也是從國外以及廣告宣傳中得來。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牛奶可能并沒有大家以為的那么健康。那么牛奶到底要怎么喝?喝多少最好?是一天三杯的喝還是一杯都不能喝呢?
贊成派:我們為什么要喝牛奶?
理由1.牛奶是補鈣最佳來源
鈣對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盡管很多食物都含有鈣,但牛奶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補鈣途徑。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一杯奶能補充300毫克的鈣,而同樣的鈣,你需要吃10杯菠菜,或者4.5份西蘭花才能補充夠。
同時,牛奶中的鈣也會被身體充分吸收和利用。而菠菜、豆類等植物來源的鈣,卻含有抑制劑,會干擾身體吸收鈣的能力。
理由2.牛奶營養豐富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牛奶確實營養非常豐富。除了鈣,它還富含鉀、鎂、磷、蛋白質等等營養元素,以幫助構建和支撐我們的骨骼。2011年一項研究調查了1.6萬名美國人的飲食數據,發現那些很少吃乳制品的人,即使他們用強化豆奶予以了替代,其總營養素水平,包括維生素A、核黃素、維生素B12、鉀和維生素D等仍然較低。
克萊頓大學的內分泌學家Richard Heaney指出,攝入鈣不足每日推薦量1/3的成年人,基本上缺乏四到六種其他重要營養素。
理由3.喝牛奶有益心臟
2010年新西蘭研究人員發現,相比沒有服用鈣補充劑的人,服用的人發生心肌梗的幾率高出了30%。
這一研究再次讓牛奶中的鈣走進人們的視野。而美國普渡大學的食物與營養系教授Connie Weaver指出,她的研究團隊通過動物實驗,尚未找到鈣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
事實上,一些研究顯示,乳制品的消耗反而能給心臟帶來輕微的受益。尤其是酸奶,長期以來一直和較低的體重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等有關,這可能得益于其細菌的保護作用。
反對派:不喝,叔叔我們不喝~~
理由1.牛奶確實補鈣,但過量也不好喔
人體到底需要多少鈣,目前的研究并沒有給出具體的說法。
不同組織和專家的說法各不一。比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至少補充400到500毫克的鈣,而美國政府建議健康成年人應該補充1000毫克。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Karl Micha?lsson教授說道:“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如果你的鈣攝入量比較低,那么你骨質疏松和骨折的風險就更高。但要命的是,到底要攝入多少的鈣會對你的身體不好呢?這一點我們真的不知道。”
2011年一項研究分析了超過了20萬名中老年男性和女性的數據,發現鈣攝入量和骨折風險之間并沒有任何關聯,不管是每周喝30份牛奶還是2份牛奶,其實并沒有區別。
研究的合著者、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主任Walter Willett教授指出,鈣雖重要,但從另一方面而言,我們的身體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你給多少,它都會自己適應。“如果我們攝入比較低,那么身體吸收的比例就很高。相反,如果我們攝入太多,那么它吸收的百分比就會大大減少。”
理由2.喝牛奶太多 死亡風險高
不少研究發現,奶制品吃太多甚至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就在去年,Michaelsson和他的同事分析了瑞典60000名女性的健康數據,發現那些每天喝三杯牛奶(平均680ml)的人,比起那些每天喝少于一杯牛奶的人來說,死亡的風險高出了兩倍。同時,喝太多的牛奶還會讓女性髖部骨折的風險提高60%,以及其他任何類型的骨折風險提高約15%。
研究人員發現,牛奶中有一個叫做半乳糖的東西能導致細胞炎癥和壓力,這可能是造成健康問題的元兇。但奶酪和酸奶中的半乳糖水平要比牛奶低,而且研究發現,多吃發酵的牛奶產品的人有著較低的骨折和死亡風險。
所以,這一研究本身也不能說明牛奶對健康無益。Michaelsson的建議是,人們不應該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即使我本人已經減少了牛奶的消費,但我也沒完全避免它。同時,我還喝了更多的酸奶。”
爭議:牛奶真的會致癌?
多個與鈣相關的研究――不論是牛奶還是補充劑,發現鈣都可降低直腸癌的風險。但乳制品消費也會輕微地提高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水平,這是一種能促進腫瘤生長的蛋白質。
去年,一項針對32項研究的薈萃分析發現,高消耗的乳制品和前列腺癌風險增加有關。而其他種類癌癥的研究正在進行中,目前尚未有確鑿結論。
因此,正如大多數的營養辯論賽一樣,關于要不要喝牛奶的問題,我們的結論可能還是要落入俗套:牛奶能喝,但不能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