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的“白衣天使”,萬千有愛的“友誼使者”
雖然這位“不聽話的病人”讓熊秋云很“頭疼”,但同為醫生,他越來越理解郭璐萍的選擇和追求。熊秋云說,從事醫生這個職業,就會受到這個行業理念和氛圍的影響,“在日常工作中,連續手術十幾個小時,醫生為病人放棄自己的休息,忽視自己的身體,這類情況比較普遍,郭璐萍只是這個行業的集中代表。”
4月20日下午,郭璐萍的病房里來了幾位探望者,他們是中國第22批援突尼斯醫療隊的隊員。
南昌市第一醫院婦產科醫生劉芬上前緊緊地抱住郭璐萍,今年10月,45歲的劉芬將遠赴突尼斯,接替郭璐萍“未完”的工作。“你一定會做得比我更好!”郭璐萍伸出大拇指,為劉芬鼓勵點贊。
隊員聶福根將是中國援助突尼斯西迪·布濟德省醫院的首位心血管科醫生。距離出發還有半年,“現在白天學習法語和培訓綜合素質,晚上整理各類診療的規范指南和醫學教學資料等,時間還是挺緊的。” 聶福根說。
“我們在遴選隊員時,有些人會提出援非的相關待遇問題,比如能否提干、優先評職稱等,但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一項光榮的任務。”江西省衛計委對外合作交流辦公室主任張岳表示,援外的醫生常年遠離祖國、遠離家人,這種選擇甚至在突尼斯當地人眼里都覺得不可思議。
郭璐萍其實是成千上萬中國援突、援非乃至援外醫生的優秀代表。根據中突兩國衛生合作協定,從1973年開始,江西省政府每兩年選派一批優秀的醫生,組成中國援突醫療隊。目前在突尼斯工作的中國援外醫療隊是第21批,共計45人。今年10月,41位醫生又將作為第22批援突尼斯醫療隊奔赴非洲。
從1963年起,中國先后向亞、非、拉、歐和大洋洲的66個國家和地區派遣過援外醫療隊,累計派出醫療隊員約2.4萬人次,診治患者近2.7億人次。其中,有1000多名醫療隊員獲得受援國首腦頒發的勛章等多種榮譽,50多名醫療隊員因疾病、公傷、戰亂、意外事故等在受援國犧牲。
“中國醫療隊員們還通過臨床帶教、學術講座等各種形式,為受援國培訓了大批醫務人員,留下了一支‘不走的中國醫療隊’”張岳介紹,中國援外醫療隊被受援國稱為是“穿著白大褂的外交官”。
“醫生不管在哪,面對的都是病人,你眼前的病人沒有國籍種族之分、更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生命高于一切!”郭璐萍說。
郭璐萍式的無疆情懷,把中國的友誼與愛帶出國門,撒往遠方,撒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