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藥給力”不給力
2016年5月,知名醫藥電商“藥給力”宣布停止一小時送藥業務,隨后不久,宣布暫停運營。藥給力創始成員、市場總監連佳星把此次受挫的原因歸結為融資未果,他在其個人公眾平臺的一篇文章里這樣說:“今年遇到資本寒冬,我們見到的LP投資者,可能從原來只用見10個,到今天為止我們需要見到100個,我們的BP調整了一版又一版,這其實是一條不歸路”。但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關于O2O這個送藥本身模式卻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知名醫藥電商“藥給力”宣布停止一小時送藥業務
IDG資本合伙創始人曾評論過O2O送藥這個模式,他認為,考量O2O企業首先要考慮的是,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與租金成本較高的線下藥店相比,線上效率是否更高一些。
醫藥電商O2O專注于區域內專業化即時配送藥物,具體做法是連接線下單體藥店,或自營、或建平臺,基于LBS,進行一小時送藥上門,其優勢在于基于地理位置的高效配送。
但目前行業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大部分O2O送藥需要線上下單線下取藥,大量人力物力支持等,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目前行業內相關公司現階段的訂單量和盈虧平衡點差距大,藥企電商都在盡力吸引用戶,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
送藥O2O到底給不給力,這本身就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