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進入人體后,會破壞體內激素平衡,誘發乳房細胞產生癌變。此外,塑化劑代謝時,會產生大量氧化基,也有可能導致基因改變。壁紙、桌布、餐具、玩具、衣服中都可能有塑料成分。不過,無須過度恐慌,只要身體排泄功能正常,多數人可以將塑化劑代謝掉。
那么我們該如何排出塑化劑?
拒絕塑料餐具
生活中多數物品都含有塑化劑,若僅僅是接觸不會影響健康,但如果使用塑料餐具盛裝食物,塑化劑會在油、高溫的作用下溶出,尤其是一遇熱就變軟、變形的塑料制品,最終會隨食物進入人體。常用塑料杯喝冷飲,尿液里的塑化劑代謝物也會增加,建議改用鋼杯、玻璃杯。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紙制餐具也會涂上一層塑料膜,因此也存在塑化劑危險。建議平時少用塑料餐具及一次性餐具,盡量用陶瓷或不銹鋼餐具。
保鮮膜不能接觸食物
姜至剛表示,保鮮膜等易塑性強的塑料制品,更容易因高溫溶出塑化劑,再加上經常與食物直接接觸,大大增加了人體直接攝取的幾率。建議使用保鮮膜時,盡量不要接觸到食物,尤其是含油的食物,在用微波爐加熱時,要拆掉保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