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這句話同樣適合于我們的飲食,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們要安排好春季的飲食,為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下五個飲食的原則,可以寫下來,貼在冰箱上,經常提醒自己。
1、食物多樣,來點“粗”
不同的食物提供的營養素不同,沒有一種天然的食物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素。
每天吃食物的種類要多一些,建議每天吃夠12種食物,每周吃夠25種食物方才營養全面。
食物多樣并不難,營養師簡單吃夠數:
早餐:雞蛋、拌菜、饅頭、牛奶,共四種。早餐建議盡量豐富,最好在3種以上。
中午:冬瓜排骨、豆腐、米飯,也是4種。這是比較基礎的午飯,一般人都可以做到。
晚上:老虎菜、涼拌餌絲、羊肉泡饃,約6種了。這樣簡單的一天吃了近14種食物,尚不包含水果。
所以說,每天12種食物非常簡單就能夠做到,重要的是要有營養均衡的意識。
要注意“粗細搭配”,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粗糧50克(50克是指生重,即粗糧煮熟之前的重量),粗糧最佳吃法是蒸著吃;油炸、高糖、高油脂的粗糧做法并不營養。
因為粗糧含有比較多的纖維,腸胃功能比較差的人要適量少吃。
2、繽紛果蔬,加點“野”
每天都吃綠色、紅色或黃色的蔬菜或水果,因為深色蔬果比淺色的含有更多的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
春天來了,各種果蔬也不斷上市,像李子、杏、香椿、韭菜等。
如果踏春時能采到大地自然生長的野菜,做成薺菜餛飩、薺菜水餃,那更是春季的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