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的黃花菜
大家可能都覺得食材應該越新鮮越好,可黃花菜則不然。新鮮的黃花菜中含有一種叫做秋水仙堿的成分,這種成分本身是無毒的,但是在人體中經過氧化,就會變成毒性很大的類秋水仙堿。
類秋水仙堿有多毒?它能強烈地刺激消化道,成年人一次食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堿(相當于50~100克鮮黃花菜中的量),就會發生急性中毒,如果一次攝入20毫克就可能致人死亡!
【預防方法】
如果您就是不喜歡那種風干的黃花菜,就想吃新鮮的。
那么可將鮮黃花菜在沸水中稍煮片刻,再用清水浸泡,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秋水仙堿。要不就干脆將鮮黃花菜煮熟、煮透再吃。
青西紅柿
青西紅柿是沒有完全成熟的西紅柿,吃起來也是苦澀的。這種苦澀是青西紅柿中的龍葵素帶來的。在發芽土豆中我們提過龍葵素這個家伙,冷凍、干燥、微波加熱、蒸煮對它的破壞都很有限,甚至沒有影響。要170o以上的深度油炸處理才能顯著降低其含量。
【預防方法】
雖然一顆青西紅柿中龍葵素的含量很低,吃了也不至于要命。但能不吃就別了吃了,畢竟一眼就能認出來,而且口感也不怎么樣,吃它干啥?
未煮熟四季豆
未煮熟的四季豆(也叫蕓豆或菜豆)中含有不只一種的有毒物質,包括皂素、亞硝酸鹽和胰蛋白酶,它們都會刺激人體的腸胃,使人食物中毒,出現胃腸炎癥狀。
而蠶豆中含有巢菜堿苷,人吃了之后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也稱為蠶豆病或蠶豆黃病)。而且一般在吃生蠶豆后4~24小時后發病。
【預防方法】
不想吃豆中毒也很簡單,無論是烹、炒、煎、炸、煮、燉,一定要熟透!熟透!熟透!
生豆漿
豆漿一般是由黃豆磨制而成的,而生黃豆中含有的皂素,對黏膜有強烈的刺激性,皂素含有能破壞紅細胞的溶血素。此外,生黃豆還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白細胞凝集素和脲酶等多種有毒成分。這些物質都比較耐熱,需加熱至100℃以上才能破壞。
【預防方法】
當生豆漿加熱到80℃~90℃時,會出現大量的白色泡沫,這是一種“假沸”現象,此時的溫度還不能破壞豆漿中的有毒物質。正確的煮豆漿方法是,在出現“假沸”現象后繼續加熱3~5分鐘,使泡沫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