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的功效的食物有很多種,棗仁是其中的一種,因為棗仁可以當作平常生活中的正常飲食來實用,所以它的補血功效比較出色,棗仁和炒棗仁的功效是一樣的,尤其是經過加工過后的炒棗仁,棗仁具備的功效和作用炒棗仁都是具備的,而且,炒棗仁更加利于人體腸胃的吸收,所以說,它對人的身體更好,那么,如此有用的炒棗仁有補血功效嗎?
中醫治療血虛癥的方法,又稱養血,屬補法,血虛癥是由于血不足而使臟腑組織失于濡養所表現出來的證候,補血能使臟腑組織得到血液的充分濡養,使臟腑組織的功能恢復正常,血虛證主要有心血虛癥和肝血虛癥,補血法有補心血和補肝血,此外,氣虛、精虧、血瘀等也可導致血虛癥的發生,所以補血還有補氣生血、填精補血 、祛瘀生新等方法,常用熟地黃、當歸、何首烏、阿膠等藥物組成方劑,臨床上具體使用補血法時應注意以下兩點:1、因痰濁、火熱邪氣所致的心悸、失眠、眩暈,熱盛所致的肢體抽搐及瘀血所致的閉經,不適宜使用補血法,2、血虛患者要忌用溫燥傷陰的藥物。
炒棗仁能夠補血已經沒有什么疑問,繆希雍既認為補血無如炒棗仁也,它補的哪一臟的血呢,我們認為首先是補肝血,因為炒棗仁有調節睡眠的作用,睡眠與覺醒是由陽氣的出入引起的,肝臟正好又是陰陽出入的開關,而且《本草匯言》又認為它能治“筋骨拳攣,爪甲枯折”,也說明它能補肝血,但它補血又不象阿膠等藥物那樣滋膩,炒棗仁本身又有流通之性,如《本經》記載它能主“邪結氣聚,四肢酸疼,濕痹”,除了補肝血以外,它進一步會旁及心脾,治療思慮過度傷及心脾的歸脾湯就用炒棗仁,朱丹溪說:“血不歸脾而睡臥不寧者,宜用此大補心脾,則血歸脾而五臟安和,睡臥自寧”。
炒棗仁,是一味藥食兩用佳品,中醫認為,大棗味甘、性平,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從而使氣血充足,改善血虛引起的面色萎黃等癥狀,現代研究也證明,紅棗中的多糖成分能影響造血系統,促進造血機能,故民間常用大棗煮粥、燉雞,治療久病體虛引起的貧血,收到良效。
炒棗仁富含維生素、果糖和各種氨基酸,藥理研究證明:炒棗仁中的某些成分能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新細胞迅速生成,并能增強骨髓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紅細胞的含量,從而使肌膚變得光滑細膩而富有彈性。炒棗仁是女性必吃的食物,紅棗可以改善女性的氣色,幫助女性益氣補血,多吃炒棗仁可以讓臉色紅潤,血氣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