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浮小麥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01-1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浮小麥這個真的很少知道,在生活中我們聽到更多的是小麥,那浮小麥到底是何種東西?我們經常吃的白面是由小麥磨成粉得來的,而小麥確實要飽滿的才能磨出面粉來,但是,對于那些干癟輕浮的小麥,大家都不是很喜歡,可是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小麥哦,在中醫(yī)里,它們叫做浮小麥,具有除虛熱;止汗的功效,而浮小麥是怎樣被中醫(yī)發(fā)現的呢?到底浮小麥功效與作用具體是什么呢?

        浮小麥功效與作用

        浮小麥藥材性狀

        呈長圓形,長約6mm,直徑約2.6mm。表面黃白色或淺黃棕色,略抽皺,腹面有一深陷的縱溝。頂端鈍形,帶有黃色柔毛,另一端成斜尖形。質硬或較軟,斷面白色,有粉性。無臭,味淡。以粒均勻、輕浮、無雜質者為佳。充實飽滿的小麥粒,不宜作本品入藥。

        浮小麥功效與作用

        中醫(yī)認為,浮小麥味甘性涼,可入心經,能止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浮小麥能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婦人熱。人在炎熱的夏季運動和吃飯時出汗是正常現象,而且可以通過出汗,達到調節(jié)體溫、排除代謝廢物的目的,但如果總是出虛汗則屬病態(tài),必須按汗病治療。

        浮小麥與小麥的功效的不同

        浮小麥性涼、味甘咸,可入心經、脾經和腎經,具有益氣、除熱和止汗的功效。止汗是浮小麥的主要效能。凡由陽虛引起的自汗和由陰虛引起的盜汗患者均可應用浮小麥治療。用浮小麥治療該癥的代表方劑如獨圣散。

        以氣虛為主者,可將浮小麥與黃芪、牡蠣、麻黃根等配伍使用,以增強其益氣、固表、止汗的功效;以陰虛為主者,則可將浮小麥與知母、黃柏、龜板等配伍使用,以增強其清熱、滋陰的功效。此外,浮小麥還具有益氣養(yǎng)陰的功效,常與玄參、麥冬、生地、地骨皮等藥配伍使用,以起到養(yǎng)陰清熱、斂汗除蒸的作用,可用于治療陰虛發(fā)熱、骨蒸熱等病癥。浮小麥的常用劑量為15~30克,其用法是加水煎服或炒焦后研末服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区| 阿拉尔市| 嘉鱼县| 日照市| 乐安县| 砀山县| 蒙自县| 武宁县| 商城县| 扎囊县| 定襄县| 井冈山市| 耒阳市| 长葛市| 桂平市| 汝阳县| 新田县| 万荣县| 巴彦淖尔市| 彭泽县| 卢氏县| 临城县| 宁陕县| 韩城市| 武鸣县| 鄂托克旗| 都兰县| 东至县| 昆明市| 景德镇市| 黄大仙区| 信丰县| 名山县| 吕梁市| 鹿邑县| 丰城市| 肇源县| 全州县| 会同县| 江都市|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