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4月間始發于墨西哥和美國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 4月30日前叫“豬流感”)迅速將全球的關注點從金融危機轉向這個既老又新的病毒性傳染病。該病發病快,傳播迅猛。4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公布信息時,流感的流行進展迅速,傳播廣泛,并發癥后果嚴重,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巨大。目前一些人談甲流色變,害怕出門、上街,擔心會傳染流感,甚至出現焦慮不安,緊張、失眠。然而只要我們正確認識,科學面對,是可以戰勝的。長沙市精神病醫院精神科莫祥德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本次甲型流感流行的特點是:(1)由新的流感病毒變異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出現跨國、跨洲傳播。(2)已經出現了人傳人病例。(3)可出現重癥和死亡病例。(4)流感病人在發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發病,但仍然具有傳染性,隱性傳染比例相當高。(5)夏、秋和早春天氣多變時容易發生。(6) 目前還沒有針對該病的有效疫苗。(7)但針對該病有兩種有效的抗病毒藥:達菲(Oseltamivir,Tamiflu) 和瑞樂沙(Zanamivir,Relenza)。
傳播途經
1.通過與患有甲型H1N1流感的人直接接觸;
2.人際間的甲型H1N1流感傳播已有記載,與季節性流感的傳播方式一樣, 通過被感染者的咳嗽或者打噴嚏來傳播;
3.可能通過與被感染的豬接觸或者與被豬流感病毒污染的環境接觸。
診斷標準和指南:
醫務人員應當考慮到甲型H1N1流感的可能性,如果病人表現為發熱性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當病人有以下特點:居住在有確診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區域或曾去過有確診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地區或與來自上述區域的病人在其發生癥狀前七天內接觸過。
如果疑似甲型H1N1流感,臨床醫生必須用呼吸道拭子采取鼻咽部樣本送檢。采樣之后,臨床醫生必須聯系國家或者當地的衛生防疫部門幫助運輸并且在國家的衛生防疫實驗室及時做出檢驗診斷。
癥狀:
(1)流行性感冒樣?。?BR>
發熱、咳嗽、咽喉疼痛、流鼻涕、頭疼、肌肉疼。有些病例會出現嘔吐和腹瀉。
(2)有嚴重呼吸系統病變的病例,需要住院治療,可能是致命性的:
治療指南:
采取“高度重視、積極應對、聯防聯控、依法科學處置”的十八字應對原則。
1.用于治療或者預防感染的抗病毒藥物:奧賽米韋(達菲) Oseltamivir(Tamiflu) 以及扎那米韋(瑞樂沙) Zanamivir(Relenza);
2.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緩解病情,加速康復,它們也可以防止嚴重的流感并發癥;
3.綜合治療。
預防措施:
1.控制傳染源。
開展人間和豬類流感疫情監測。一旦發現豬類或其它動物感染豬流感病毒,應按照《動物檢疫法》有關規定,對疫源地進行徹底消毒,對病人及疑似病人進行隔離。
2.切斷傳播途經。
對發現有病豬的養殖場、曾銷售病豬肉的攤檔、患者所在單位、家庭等進行消毒,對病死豬等廢棄物應立即就地銷毀或深埋;收治病人的門診和病房按禽流感、SARS標準做好隔離消毒;標本按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進行運送和處理。
3.保護健康人群。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充足睡眠、勤于鍛煉、減少壓力、足夠營養;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現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立即就醫(就醫時應戴口罩),并向當地公共衛生機構和檢驗檢疫部門說明。
4.加強院感控制措施。
對于疑似病人或確診病人進行隔離并佩戴外科口罩;醫務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加強手衛生,使用快速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發熱門診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點部門的醫務人員應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時佩戴護目鏡或防護口罩;對發熱門診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點部門應當加強室內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