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化療以后掉血象要注意些啥?

          發布時間:2016-01-31   來源:中華康網   

          孩子化療過后,血常規檢查會發現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的降低,我們俗稱為“掉血象”。這是因為大部分化療藥物都有輕重不等的骨髓抑制反應。今天的話題我就想告訴家長們,孩子化療以后掉血象都要注意些啥?

          哪些化療藥物會掉血象?

          大部分化療藥物都會引起血象不同程度的變化。對骨髓抑制重、掉血象可能會比較厲害的化療藥物有:阿糖胞苷、去甲氧柔紅霉素(商品名:艾諾寧或善唯達)、高三尖杉。如果多種藥物聯合應用,掉血象可能會厲害些。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兒科吳B

          掉血象期間飲食注意些啥?

          飲食以炒、燉、煮、清蒸為主,避免吃涼拌菜;盡量吃當頓食物,不吃隔夜食物。水果以應季水果、當地產的新鮮水果為佳,不吃反季水果。吃水果時去皮,如果孩子化療過后,白細胞計數低下時,水果最好要蒸煮后才能吃。

          怎樣看血常規化驗單?

          關于這一點,我推薦家長們讀一下我的同行――上海新華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何珂駿醫生寫的文章:‍‍‍教會家長讀懂化療患兒血常規報告。當然,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尋找主管醫生,讓她們幫您看一下孩子的化驗單,指導下一步處理方案。當孩子的血小板降低時,不要緊張、驚慌,可以看看我寫的另一篇文章――孩子化療后血小板降低時怎么辦?

          掉血象期間在家呆著可以么?

          由于我科床位十分緊張,一般來說,患兒在掉血象的早期由于白細胞、血小板下降并不厲害,通常是在自己的家里呆著。在家里呆著,孩子的心情會不錯,也能夠休息得更好,可避免醫院里常有的交叉感染,家長給孩子做飯菜也比較方便。不足之處是不方便醫護人員觀察孩子的病情。因為掉血象期間同樣要經歷感染關、出血關,可以閱讀我以前寫過的那篇文章――初治患兒首次住院必闖的“五道關”。

          何時必須回醫院?

          如果孩子出現了發熱(體溫大于37.4℃),或者孩子出現了一些感染表現(如咳嗽、腹痛、腹瀉、肛周疼痛等),或者有流鼻血等出血表現,或者孩子精神不好等異常情況,請及時回醫院就診。

          最后,告訴所有的患兒家長們:一定要樹立自己能夠照顧好孩子的信心!在化療過后孩子掉血象期間精心護理好孩子,協助好醫護人員打贏這場保衛戰!

          (本文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兒科吳B醫生原創文章,轉載需征得作者同意)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免費咨詢在線專家 立即咨詢

          本文延伸閱讀
        牙周炎的危害表現有哪些 
        很多人因為用牙不當,或者不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所以最終患上了牙周炎,其實牙周炎除了和這些因素有關以外,還和很多的自身的身體有關系,牙周炎對我們的人體有很多的危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沁源县| 安吉县| 嘉义市| 东方市| 紫金县| 乐昌市| 高碑店市| 湾仔区| 鸡东县| 固阳县| 宁德市| 公安县| 天水市| 鄢陵县| 石林| 固阳县| 杭锦后旗| 蒙阴县| 隆安县| 广河县| 苏尼特左旗| 德保县| 保康县| 衢州市| 五指山市| 武陟县| 奉新县| 沛县| 龙井市| 忻州市| 绥阳县| 云霄县| 盈江县| 济阳县| 开阳县| 喀什市| 电白县| 和政县| 柳河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