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又來了,真心感覺已經習慣了...對于吸霧霾這件事,不淡定也只能淡定。查了一下近期的天氣,防霾口罩備下一大堆,相信今年賣口罩能掙不少錢吧。
戴口罩真的有用么?有些人認為自己的鼻子就比口罩管用,鼻毛是天然的過濾屏障。所以,不排除有些人戴口罩只是因為天氣――冷。
空氣重污染,污染物中最主要的PM2.5。PM2.5是什么呢?它是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可以在空氣中懸浮很久,而且與大顆粒物不同,它體積小,面積大,活性強,最主要的是它附帶有毒物質(如重金屬、微生物)!屬于可吸入顆粒。可吸入顆粒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就是正常人的鼻毛已阻止不了它入侵。根據進化論的理念,物種進化會根據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排除有一天,人的鼻毛會又密又濃,但是就怕人類還沒有進化到那么快,疾病就來了,畢竟這污染中人為因素占多數。
雖然短時間內PM2.5不會對人體有太大影響,但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僅會引起咽喉炎、支氣管炎,還會致使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
戴口罩又如何呢?不管怎樣,戴總比不戴強,強多少呢?沒有確切的研究調查,但是心理層面上的作用肯定不小。一般的口罩可能簡單地會阻擋空氣中的一些粉塵,而且前提是要和人臉緊密貼合才管用。此外,市面上的口罩可不是量身定做的,只要有漏風的地方,污染物還是可能被吸入。然而,能少吸入一分就少吸一分,口罩頂住,鼻毛堅守,作用雖然甚微,好歹“有作用”。
好吧,在一片渾濁的大氣之下,不認也得認,誰讓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吸就吸吧,誰讓我生活在這里,可是我還是不想就此“自甘墮落”,就此對霧霾屈服,想掙扎的我,弱弱地問一句:有什么可以清肺。
近日,看到知名又權威的營養專家范志紅老師的一番話,算是清楚,明白。“清肺”也只是心理作用大于實際效果,食物是從嘴吃進去,在小腸吸收。而PM2.5,是從鼻子進去,在肺里沉積,所以,木耳,豬血之類的食物清肺抗霧霾,顯然沒有什么科學依據。
但是,范老師又說了,雖然不能完全清除,但有些食物還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低霧霾帶來的不良后果。所以,根據PM2.5帶給人體的危害影響,可以通過預防的方法對抗霧霾,如可吃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顏色比較深的食物,抗氧化比較強,如草莓、桑葚、黃桃、紫薯等。還有富含胡蘿卜素和綠葉素的食物,胡蘿卜、南瓜、木瓜、芒果等蔬果富含胡蘿卜素,菠菜、莧菜、小油菜、芥藍等富含葉綠素。
友情提醒,凡事過猶不及,不能說什么有效果,就極端地去吃。范老師說了不建議大家特意去為了抵抗霧霾而服用大量的抗氧化物質增補劑,或大量的維生素增補劑。霧霾來勢洶洶,短期內無法直接減免傷害,平日里應加強鍛煉,有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增強自身抵抗能力,在霧霾面前顯得不至于太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