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作息應有大致的規律性,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保持情緒的穩定,忌焦躁、憂慮;同時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忌疲勞過度。斑禿患者頭皮最忌堿強性洗發劑,所以洗頭時盡量少用含有強堿性的洗發水。根據我們長期的觀察實驗表明,洗發水中的強堿性物質對毛囊有極大的損害作用,可加速毛囊的萎縮。斑禿后宜盡早治療,錯失治療的時機,不僅會增加以后治愈的難度,還會增加反復發作的概率。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發生在脂溢部位的慢性、亞急性炎癥性皮膚病。本病好發于頭、面部,可向下蔓延至其他脂溢部位。其特點是皮膚油膩、瘙癢,起白屑。成年人和新生兒多見。中醫認為本病屬“面游風”、“白屑風”。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有關,家族中常有同患此病者;還可能與性激素平衡失調,尤其是雄性激素增高,致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在此基礎上,可能使存在于皮膚上的正常菌群如馬拉瑟菌、痤瘡棒狀桿菌大量繁殖,侵犯皮膚或使一些微生物如痤瘡棒狀桿菌,分解出游離脂肪酸,刺激皮膚所致。此外精神因素、飲食習慣、維生素B族缺乏、及嗜酒等也對本病的發生起一定的作用。中醫認為本病因過食肥甘、辛辣、酒類,脾胃運化失常,致內蘊濕熱,再復感風邪,濕熱蘊阻肌膚,濕熱上蒸而成本病;或平素濕盛之體,復感風熱外襲,濕熱上蒸而成本病;或熱郁日久,致血虛陰傷,則生風化燥所成膚燥脫皮之證。
好發部位主要在皮脂溢出較多、多毛、多汗的部位,往往限局或開始于頭皮,癥狀加重時向面部、耳后及全身發展。頭部表現為散在性、大小不等、顏色鮮紅或黃紅色的鱗屑斑,重者為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可伴有滲出和厚痂,瘙癢劇烈,更甚者全頭部覆有油膩性厚痂,并有臭味。可蔓延至前額、耳后及鼻唇溝和鼻翼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