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的簡介、功效與作用及用法用量

          發布時間:2015-08-05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草果是一種中藥,也是一種我們平時的時候可能會用到的中藥,只是大家平時的時候不太了解或是不注意而已,一般主要是和別的中藥一起搭配著進行使用,不同的配方功效也是不同的。

        草果 .jpg 

        草果的簡介

        【別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藥材類別】:果實/種子類

        【性味】:味辛;性溫。

        ①《飲膳正要》:味辛,性溫,無毒。

        ②《本經逢原》:辛,溫,澀,無毒。

        ③《本草從新》:辛,熱。

        【歸經】:歸脾、胃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胃二經。

        【入藥部分】: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

        【產地和分布】:栽培或野生于疏林下。主要分布于云南、廣西、貴州等地。

        【形態特征】:草果,多年生草本,高2-2.5m。全株有辛辣氣味。莖基部膨大,直徑達6cm。葉2列,11-14枚,無葉柄,或上部葉有短柄;葉舌帶紫色,長1-2cm,膜質,被疏柔毛;葉鞘具條紋,葉舌及葉鞘邊緣近革質;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卵形,長20-83cm,寬5-19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無毛。花葶從莖基部抽出,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無毛。花葶從莖基部抽出,長13-28cm;總花梗長4-13cm;鱗片闊卵形,長1-8cm;穗狀花序長9-15cm;苞片淡紅色,長圓形,長3.3-4cm,寬7-9mm,外面疏被短柔毛;小苞片管狀,長1.7-2cm,2淺裂;外被疏短柔毛;花淺橙色,長5.5-7cm;小花梗長不超過5mm;花萼長2.3-3cm,3齒裂,一側淺裂,近無毛或疏被短柔毛;花冠管長 2.5-2.8cm,被短柔毛,裂片長圓形,長約2.3cm,寬約6mm,后方一枚兜狀,長約2.5cm,寬約1.5cm;唇瓣長圓狀倒卵形,長 3-3.5cm,寬約1.6cm,邊緣多皺,中脈兩側各有一條紅色條紋;雄蕊長2-2.5cm,花絲長約1cm,花藥長1.3-1.5cm,藥隔附屬體長約5mm,具嚙蝕狀牙齒;花柱被疏短毛,柱頭漏斗狀;子房無毛。蒴果成熟時暗紫色,近球形,長2.5-4.5cm,直徑2-2.5cm,干時變橄欖形,黑褐色,先端具殘存的花被管,基部有短柄。種子多數。花期4-5月,果期8-9月。

        草果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

        草果的功效與作用

        燥濕溫中祛痰截瘧。主脘腹冷痛;惡心嘔吐;胞膈痞滿;泄瀉瀉;下痢;瘧疾。用于寒濕內阻,脘腹脹痛,痞滿嘔吐,瘧疾寒熱。

        ①李杲:溫脾胃,止嘔吐,治脾寒濕、寒痰;益真氣,消一切冷氣膨脹,化瘧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積。兼辟瘴解瘟。

        ②《飲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嘔,補胃,下氣。

        ③《本經逢原》:除寒,燥濕,開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魚、肉諸毒。

        ④《本草求原》:治水腫,滯下,功同草蔻。

        草果的附方

        ①治瘧疾,胃中寒痰凝結,不易開解:草果、常山、知母、烏梅、檳榔、甘草、穿山甲。水煎服。(《慈幼新書》草果飲)

        ②治癉瘧,脈采弦數,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膈滿能食,口苦舌干,心煩,渴水,小便黃赤,大腑不利:青皮(去白)、厚樸(姜制炒)、白術、草果仁、柴胡(去蘆)、茯苓(去皮)、半夏(湯泡七次)、黃芩、甘草(炙)各等分。細銼。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侯。(《濟生方》清脾湯)

        ③治腫寒瘧疾不愈,振寒少熱,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草果仁、附子(炮,去皮臍)。上等分,細銼。每服半兩,水二盞,生姜七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濟生方》果附湯)

        ④治脾痛脹滿:草果仁二個。酒煎服之。(《仁齋直指方》)

        ⑤治腸胃冷熱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熱泄瀉,臟毒便血:草果子、甘草、地榆、枳殼(去穰,麩炒)。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二錢,用水一盞半,煨姜一塊,拍碎,同煎七分,去滓服,不拘時候。(《傳信適用方》草果飲)

        ⑥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發熱,日后但熱而無憎寒,初起二、三日,其脈不浮不沉而數,晝夜發熱,日哺益甚,頭身疼痛:檳榔二錢,厚樸一錢,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錢,芍藥一錢,黃芩一錢,甘草五分。用水一鐘,煎八分,午后溫服。(《瘟疫論》達原飲)

        拓展閱讀:注意事項

        氣虛或血虧,無寒濕實邪者忌服。

        ①《本草蒙筌》:大耗元陽,老弱虛羸,切宜戒之。

        ②《本草經疏》:凡瘧不由于瘴氣;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濕熱瘀滯,暑氣外侵而成滯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瀉暴注、口渴;濕熱侵脾因作脹滿或小水不利,咸屬暑氣溫熱,皆不當用。

        ③《本草備要》:忌鐵。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澳门| 奇台县| 林口县| 济阳县| 温州市| 会泽县| 和顺县| 江门市| 天津市| 赤壁市| 潼南县| 临猗县| 三都| 康平县| 龙南县| 清徐县| 贺兰县| 保山市| 南澳县| 镇江市| 盐池县| 平南县| 乌审旗| 蒲城县| 全椒县| 彩票| 崇阳县| 孝义市| 利川市| 桃园县| 牡丹江市| 图片| 鹤岗市| 大新县| 双峰县| 铁力市| 鲁山县| 宝坻区| 顺义区| 赤峰市|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