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講座--胃潰瘍
發(fā)布時間:2015-01-30 來源:
中華康網(wǎng)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感冒除了服藥,還有更重要湊數(shù)的文字
潰瘍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又叫做消化性潰瘍。它之所以稱之為消化性潰瘍,是因為既往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對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實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潰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潰瘍病。由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和臨床癥狀有許多相似之處,醫(yī)生有時難以區(qū)分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因此往往診斷為消化性潰瘍,或胃、十二指腸潰瘍。如果能明確潰瘍在胃或十二指腸,那就可直接診斷為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徐州市中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李晨
潰瘍病屬于祖國醫(yī)學的“胃脘痛“、“肝胃氣痛“、“心痛“、“吞酸“等范疇。民間多稱為“心口痛“、“胃氣痛“、“胃痛“、“饑飽癆“等。
潰瘍病以反復發(fā)作的節(jié)律性上腹痛為臨床特點,常伴有暖氣、返酸、灼熱、嘈雜等感覺,甚至還有惡心、嘔吐、嘔血、便血。在胃腸局部有圓形、橢圓形慢性潰瘍。
[影像學表現(xiàn)]
1.龕影為潰瘍病的直接征象。切線位,龕影凸出于胃內(nèi)壁輪廓之處,呈乳頭狀或半圓形;正位,龕影為圓形或橢圓形,其邊緣光滑整齊。
2.龕影周圍粘膜紋:切線位,龕影與胃交界處顯示1~2mm的透明細線影,見于龕影的上緣或下緣,或龕影的整個邊緣。
3.“狹頸征”:切線位,龕影口部與胃腔交界處有約0.5~1cm一段狹于龕影的口徑,稱為“狹頸征”。
4.“項圈征”:在龕影口部有一邊緣光滑細線狀密度減低區(qū),如頸部戴的項圈。
5.龕影周圍的“日暈征”:正位,龕影周圍有寬窄不一致的透亮帶,邊緣光滑。
6.以龕影為中心的粘膜皺襞糾集;呈放射狀分布,其外圍逐漸變細消失,為慢性潰瘍的另一征象。
7.潰瘍病的其他X線征象:
(1)胃大彎側(cè)指狀切跡;
(2)胃小彎側(cè)縮短;
(3)胃角切跡增寬;
(4)幽門管狹窄性梗阻,胃內(nèi)滯留液。
[鑒別診斷]
需與潰瘍型胃癌鑒別。
潰瘍病患者忌吃什么?
潰瘍病患者忌飲茶
對健康人來說,飲茶是有益的,但對潰瘍病患者,飲茶則有害無益。
因為茶作用于胃粘膜后,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尤其是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這種作用更為明顯。胃酸分泌過多,便抵消了抗酸藥物的療效,不利于潰瘍的愈合。因此,為了促進潰瘍面的愈合,奉勸潰瘍病患者最好是不飲茶,特別是要禁飲濃茶。
潰瘍病患者忌飲牛奶
牛奶鮮美可口,營養(yǎng)豐富,曾被認為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理想飲料。但最近研究發(fā)現(xiàn),潰瘍病人飲牛奶,可使病情加劇。
因為牛奶和啤酒一樣,可以引起胃酸的大量分泌。牛奶剛?cè)胛笗r,能稀釋胃酸的濃度,緩和胃酸對胃、十二指腸潰瘍刺激,可使上腹不適得到暫時緩解。但過片刻后,牛奶又成了胃粘膜的刺激因素,從而產(chǎn)生更多的胃酸,使病情進一步惡化。因此,潰瘍病患者不宜飲牛奶。
胃潰瘍患者如何自我保健
胃潰瘍是多發(fā)病、慢性病,易反復發(fā)作,呈慢性經(jīng)過,因而要治愈胃潰瘍,需要一個較為艱難持久的歷程。患者除了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積極治療外,還應做好自我保健。
(l)必須堅持長期服藥:由于胃潰瘍是個慢性病,且易復發(fā),要使其完全愈合,必須堅持長期服藥。切不可癥狀稍有好轉(zhuǎn),便驟然停藥,也不可朝三暮四,服用某種藥物剛過幾天,見病狀未改善,又換另一種藥。一般來說,一個療程要服藥4~6周,疼痛緩解后還得鞏固治療 l~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2)避免精神緊張:胃潰瘍是一種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對胃潰瘍影響很大。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過分憂慮對大腦皮層產(chǎn)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腦下中樞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減弱或喪失,引起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潰瘍的愈合。保持輕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胃潰瘍的關(guān)鍵。
(3)講究生活規(guī)律,注意氣候變化:胃潰瘍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規(guī)律,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會妨礙潰瘍的愈合。潰瘍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規(guī)律。潰瘍病發(fā)作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guān)系,因此潰瘍病人必須注意氣候變化,根據(jù)節(jié)氣冷暖,及時添減衣被。
(4)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注意飲食衛(wèi)生、偏食、姚食、饑飽失度或過量進食冷飲冷食,或嗜好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導致胃腸消化功能紊亂,不利于潰瘍的愈合。注意飲食衛(wèi)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饑飽適中,細嚼慢咽,是促進潰瘍愈合的良好習慣。
(5)避免服用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有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強的松、消炎痛等,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潰瘍的病情,應盡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或向醫(yī)生說明,改用他藥,或遵醫(yī)囑,配合些其它輔助藥物,或放在飯后服用,減少對胃的不良反應。
(6)消除細菌感染病因:以往認為胃潰瘍與胃液消化作用有關(guān),與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機能失調(diào)有關(guān),因而傳統(tǒng)療法是,制酸、解痛、止痛。近年據(jù)有關(guān)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胃潰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見的是幽門螺桿菌。這類病人必須采用抗生索治療
參考資料:大中華健康網(wǎng)
胃潰瘍患者的自我保健
胃潰瘍是多發(fā)病、慢性病,易反復發(fā)作,呈慢性經(jīng)過,因而要治愈胃潰瘍,需要一個較為艱難持久的歷程。患者除了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積極治療外,還應做好自我保健。
(l)必須堅持長期服藥:由于胃潰瘍是個慢性病,且易復發(fā),要使其完全愈合,必須堅持長期服藥。
切不可癥狀稍有好轉(zhuǎn),便驟然停藥,也不可朝三暮四,服用某種藥物剛過幾天,見病狀未改善,又換另一種藥。一般來說,一個療程要服藥4~6周,疼痛緩解后還得鞏固治療 l~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2)避免精神緊張:胃潰瘍是一種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對胃潰瘍影響很大。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過分憂慮對大腦皮層產(chǎn)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腦下中樞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減弱或喪失,引起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潰瘍的愈合。保持輕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胃潰瘍的關(guān)鍵。
(3)講究生活規(guī)律,注意氣候變化:胃潰瘍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規(guī)律,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會妨礙潰瘍的愈合。潰瘍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規(guī)律。潰瘍病發(fā)作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guān)系,因此潰瘍病人必須注意氣候變化,根據(jù)節(jié)氣冷暖,及時添減衣被。
(4)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注意飲食衛(wèi)生、偏食、姚食、饑飽失度或過量進食冷飲冷食,或嗜好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導致胃腸消化功能紊亂,不利于潰瘍的愈合。注意飲食衛(wèi)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饑飽適中,細嚼慢咽,是促進潰瘍愈合的良好習慣。
(5)避免服用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有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強的松、消炎痛等,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潰瘍的病情,應盡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或向醫(yī)生說明,改用他藥,或遵醫(yī)囑,配合些其他輔助藥物,或放在飯后服用,減少對胃的不良反應。
(6)消除細菌感染病因:以往認為胃潰瘍與胃液消化作用有關(guān),與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機能失調(diào)有關(guān),因而傳統(tǒng)療法是,制酸、解痛、止痛。近年據(jù)有關(guān)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胃潰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見的是幽門螺桿菌。這類病人必須采用抗生索治療。
胃潰瘍的飲食療養(yǎng)
飲食療法是預防和治療潰瘍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加強營養(yǎng)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稀飯、細面條、牛奶、軟米飯、豆?jié){、雞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這些食物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于修復受損的組織和促進潰瘍愈合。泛酸多的患者應少用牛奶。
限制多渣食物應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纖維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臘肉、魚干及各種粗糧。這些食物不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還會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負擔。但經(jīng)過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湯、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以及過甜、過酸、過咸、過熱、生、冷、硬等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潰瘍面加重病情;過熱食物刺激潰瘍面,引起疼痛,層至使?jié)兠嫜軘U張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漬瘍面,使胃酸分泌增加;過冷、過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潰瘍病人還應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能改變胃液的酸堿度,擾亂胃幽門正常活動,誘發(fā)或加重潰瘍病。
烹調(diào)要恰當以蒸、燒、炒、燉等法為佳。煎、炸、煙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內(nèi)停留時間較長,影響潰瘍面的愈合。
制訂合理的飲食制度吃飯定時定量,細嚼慢咽,少說話,不看書報,不看電視;保持思想松弛,精神偷快。在潰瘍活動期,以進食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易消化、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為好。以前有學者為潰瘍病人制定了少吃多餐制,以避免過飽或過饑。近年來研究認為,盡管進食可暫時緩解疼痛,但少食多餐不斷地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分泌整曰處在活躍狀態(tài),顯然不利于潰瘍病愈合。因此,除急性發(fā)作期并發(fā)出血、嘔血時短期少食多餐外,平時應堅持一曰三餐規(guī)律進食。
開水沖雞蛋療方:雞蛋1個,打入碗中,用筷子攪勻,用滾燙的開水;中熟后即可食用。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開水沖雞蛋質(zhì)地柔軟.容易被胃消化吸收,可大大減輕胃的負擔,有利于潰瘍病灶愈合。雞蛋黃中含有卵磷脂,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薄的疏水層,對胃粘膜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和抵抗有害因子入侵的防御作用。
為避免病人大便干燥,還需常吃些瓊脂、香蕉、蜂蜜等能潤腸的食物,這對潰瘍病人很重要。
藥膳巧療胃潰瘍
桃仁豬肚粥
原料和制法: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熟豬肚片、大米各50g,料適量。將肚片切細;取二倍水煎取汁,加豬肚、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調(diào)味服食,每日1劑。
功效:可益氣活血,化淤止痛。
佛手扁苡粥
原料和制法:佛手10g,白扁豆、苡米、山藥各30g,豬肚湯及食鹽適量。將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納入扁豆、苡米、山藥及豬肚湯,煮為稀粥,略放食鹽調(diào)味服食,每日1劑。
功效:可瀉熱和胃,適用于胃脘灼熱疼痛,口干口苦,心煩易怒,便秘等。
雞蛋三七燉
原料和制法:雞蛋一個,蜂蜜30ml,三七粉3g,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加入三七粉拌勻,隔水燉熟再加蜂蜜調(diào)勻服食。
功效:可舒肝理氣,和胃健脾,適用于上腹疼痛,嘔吐、伴惡心、噯氣等。
仙人掌炒牛肉
原料和制法:仙人掌50g,嫩牛肉100g,調(diào)料適量。將仙人掌去皮刺,洗凈,切細;牛肉洗凈,切片,置熱油鍋中炒熟后,調(diào)味服食。功效:可活血化淤,行氣止痛,適用于痛處固定,或痛如針刺等病癥。
參考資料:搜狐健康
胃潰瘍病人常飲牛奶并不利于胃潰瘍愈合。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鈣質(zhì),均能促進胃酸分泌。有報告說,飲牛奶后胃酸分泌增加30%。少吃多餐 不少患者常少吃多餐,以進食來止痛。其實,這不僅不能減輕潰瘍病的癥狀,反而會加重病情。因為食物進人胃內(nèi),雖能中和一部分胃酸,但又會刺激胃酸分泌,因而少吃多餐會使?jié)兠娌粩嗍艿轿杆崆治g,不利于潰瘍的愈合,所以潰瘍病人平時飲食還是定量定時為好。
只吃細軟食物
研究表明,食物中纖維素不足也是引起潰瘍病的原因之一。有人對潰瘍病人隨訪,發(fā)現(xiàn)飲食富含纖維素的,胃潰瘍復發(fā)率為45%,飲食過分細軟者,胃潰瘍復發(fā)率為80%。同時細軟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時間較少,未能使唾液充分分泌。唾液不僅能幫助消化,還有中和胃酸、提高胃粘膜屏障作用。所以胃潰瘍病人只要病情穩(wěn)定,可以食用普通飲食。
忌吃辛辣食物
其實,辣椒會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并會刺激胃粘膜合成和釋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質(zhì)對胃粘膜的損傷,對胃有保護作用;大蒜能殺滅胃內(nèi)的幽門螺旋桿菌,該菌是消化性潰瘍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可見,胃潰瘍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來適當食用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只是注意不要過量。
至于茶、咖啡、鹽,胃潰瘍病人確實不宜多飲多食,它們會刺激胃酸分泌。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病。長期以來,人們對胃潰瘍病人的飲食認識存在誤區(qū),以下所列均屬誤區(qū)。牛奶療法 近年研究表明,胃潰瘍病人常飲牛奶并不利于胃潰瘍愈合。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鈣質(zhì),均能促進胃酸分泌。有報告說,飲牛奶后胃酸分泌增加30%。少吃多餐 不少患者常少吃多餐,以進食來止痛。其實,這不僅不能減輕潰瘍病的癥狀,反而會加重病情。因為食物進人胃內(nèi),雖能中和一部分胃酸,但又會刺激胃酸分泌,因而少吃多餐會使?jié)兠娌粩嗍艿轿杆崆治g,不利于潰瘍的愈合,所以潰瘍病人平時飲食還是定量定時為好。
只吃細軟食物
研究表明,食物中纖維素不足也是引起潰瘍病的原因之一。有人對潰瘍病人隨訪,發(fā)現(xiàn)飲食富含纖維素的,胃潰瘍復發(fā)率為45%,飲食過分細軟者,胃潰瘍復發(fā)率為80%。同時細軟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時間較少,未能使唾液充分分泌。唾液不僅能幫助消化,還有中和胃酸、提高胃粘膜屏障作用。所以胃潰瘍病人只要病情穩(wěn)定,可以食用普通飲食。
忌吃辛辣食物
其實,辣椒會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并會刺激胃粘膜合成和釋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質(zhì)對胃粘膜的損傷,對胃有保護作用;大蒜能殺滅胃內(nèi)的幽門螺旋桿菌,該菌是消化性潰瘍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可見,胃潰瘍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來適當食用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只是注意不要過量。
至于茶、咖啡、鹽,胃潰瘍病人確實不宜多飲多食,它們會刺激胃酸分泌。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免費咨詢在線專家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