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人們所食用的食物也是各種各樣,很多人都是每頓無肉不歡。正因為這樣,導致了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那么,生活中,高血壓患者容易和哪些疾病相互混淆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1)腎實質性高血壓 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腎腫瘤等所致。慢性腎小球腎炎有腎炎病史、尿常規有蛋白、紅細胞和管型改變,并不隨血壓下降而好轉,且二者不成比例,常伴水腫、貧血且有特征性面容。慢性腎盂腎炎有泌尿系感染病史,尿常規有大量白細胞,尿細菌培養陽性,有尿路刺激征,造影顯示腎盂和腎臟的瘢痕和萎縮性變化。
(2)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引起腎缺血而使血壓增高。造成腎動脈狹窄在老年人主要為腎動脈粥樣硬化(占70%),多數患者在上腹部及(或)腎區可聽到血管性雜音。高血壓起病急,增高顯著,腎動脈造影可以確診。
(3)嗜鉻細胞瘤 此病發病多小于50歲,且無高血壓家族史。高血壓表現為陣發性,但也呈持續性,往往為惡性高血壓。發作時有劇烈頭痛、心悸、大量汗出等表現。尿糖陽性,血中兒茶酚胺及其代謝產物3-甲基4-羥苦杏仁酸(VAM)升高顯著。注射α受體阻滯劑芐胺唑啉后,血壓明顯下降可協助診斷。應用B超、CT掃描、靜脈泌尿系造影、腎上腺血管造影等可確定瘤的部位。
(4)原發性醛固酮增多 此病高血壓常伴有肌肉軟弱、多尿、夜尿、頭痛、多飲等,實驗室檢查血鉀、血氯降低,血鈉、血二氧化碳結合力升高,尿中醛固酮升高。口服安體舒通作試驗,可使血生化恢復正常。確診需靠腎上腺CT掃描與腎靜脈造影。
(5)膠原性疾病 結節性動脈周圍炎及大動脈炎等可引起高血壓與腎損害,故需與本病鑒別。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四種容易與高血壓相互混淆的疾病,大家都清楚了吧。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發現自己患上了高血壓,不要害怕,也不要擔心,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同時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