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炎常見于兒童和青壯年,在孕婦中雖不常見,但偶爾也能遇上,孕婦得了急性心肌炎怎么辦?
急性心肌炎常是全身性疾病在心肌上的炎癥性表現,由于心肌病變范圍大小及病變程度的不同,輕者可無臨床癥狀,重者可致猝死。細菌、真菌、病毒均可導致心肌炎,但目前以病毒性心肌炎較常見。該病診斷及時并經適當治療者,可完全治愈,拖延不愈者,可形成慢性心肌炎或導致心肌病。
想要孩子的女性在心肌炎的急性期,最好不要急于懷孕,應當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待病情好轉,心臟功能恢復以后再懷孕。已孕女性一旦患了該病,必須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若在孕早期患此病,最好積極治療后終止妊娠,待心臟功能恢復后再懷孕。如果是在孕中期和后期患此病,須做心肌酶、心電圖等一系列檢查,還要在內科醫生的指導下監測心功能,必要時還要做超聲心動和病毒分離或抗體測定。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抗病毒的中藥(如板蘭根)和營養心肌的藥。另外,還要多休息,多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飲食要豐富,避免劇烈運動,減輕心臟負擔。
加強孕前和孕期宣教,孕前應盡量避免疲勞、感冒,而孕期如有感冒、發熱,伴有心慌、胸悶等癥狀,不要掉以輕心,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一旦患上該病,應在醫生指導下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