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有很多類型,而且與很多因素有關。風濕性心臟病并不罕見,患者要多了解這種疾病。那么,風濕性心臟病是什么?檢查方法有哪些?
風濕性心臟病是指由于風濕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病變。表現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中有一個或幾個瓣膜狹窄和(或)關閉不全。
患病初期常常無明顯癥狀,后期則表現為心慌氣短、乏力、咳嗽、肢體水腫、咳粉紅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超過1500萬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本病多發于冬春季節,寒冷、潮濕和擁擠環境下,初發年齡多在5—15歲,復發多在初發后3—5年內。
風濕性心臟病主要有以下癥狀:
1、活動后心悸、氣促,甚至出現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夜間不能平臥;
2、輕微活動或勞累后就出現咳嗽、咳痰帶血絲,很容易受涼感冒;
3、食欲不振,尿量減少、下肢浮腫、腹脹、腹水,肝、脾腫大等。
4、大部分患者出現兩顴及口唇呈紫紅色,即“二尖瓣面容”。
5、心悸,常常因為房顫或心率失常所致,快速房顫導致患者自覺不適,甚至呼吸困難或使之加重,從而促使患者就醫。
6、胸痛,單純瓣膜病導致的胸痛一般使用硝酸甘油無效。
風濕性心臟病的檢查方法有:
(1)多普勒超聲心動圖不僅可以測定心腔大小,心室功能,也可以測定跨瓣膜壓差、瓣膜開口面積、肺動脈壓力等指標。
(2)X線檢查可以了解心臟大小和肺部的改變。
(3)心電圖可明確患者的心律,有無心肌缺血改變,是否合并有心房顫動等。
(4)心血管造影對部分年齡大于45歲的病人,心電圖提示有心肌缺血改變者,心血管造影檢查者可以明確有無合并冠狀動脈病變。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