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ê喎Q"風心")是指由風濕性心臟炎后引起的慢性心臟瓣膜病變,其實質系指風濕性心臟炎在心臟瓣膜上留下疤痕所造成的后遺癥,使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瓣膜受累情況以二尖瓣及主動脈瓣最為常見。
體格檢查可以獲得第一手資料很多病例依靠病史和體格檢查便可以基本確診。
一般體征:
(一)發育及營養:長期慢性心力衰竭可表現為惡液質
(二)神志及表情:嚴重缺氧可引起病人煩燥不安甚至神志恍惚。
(三)體位:嚴重心力衰竭病人常被迫半臥位或坐位心包積液或心包填塞患者常采取前傾坐位。
(四)頭及面部:兩頰紫紺見于二尖瓣狹窄即所謂"二尖瓣面孔",鼻衄常是風濕熱表現之一。
(五)皮膚:風濕熱或風濕活動表現為多汗;周圍循環衰竭時皮膚蒼白出冷汗;嚴重心力衰竭可有輕度黃疽。關節周圍皮下小結多屬于風濕熱。
(六)紫紺:是心血管病的常見體征當皮膚或粘膜表面毛細血管內還原血紅蛋白增加(>5%)而出現紫蘭色時,臨床上稱之為紫紺或青紫。紫紺可分為三類:中心性紫紺周圍性紫紺及混合性紫紺。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周圍循環過于緩慢耗氧增多而產生周圍性紫紺,而心功能不全多見于混合性紫紺
(七)頸部:注意氣管是否居中甲狀腺是否腫大,有無震顫及血管雜音,頸動脈搏動及頸靜脈充盈是否明顯或突出
(八)胸部:注意呼吸頻率節律及深度,胸廓有無畸形,有無脊柱后凸及側凸胸部有無靜脈曲張等。
(九)腹部:右心衰竭時肝臟淤血腫大以左葉為顯著,邊緣圓鈍,質地中等有緊張感
(十)四肢:注意有無關節紅腫心性水腫活動者以足背、踝部、脛前部明顯
(十一)脈搏:動脈搏動是左心室及主動脈搏動的繼續可以反映心臟的動力狀態,心率、心律血管通暢情況。臨床上多采用撓動脈、頸動脈肱動脈、股動脈及足背動脈的觸捫。只心病中常見的脈搏異常有不整脈水沖脈、頸動脈及頸靜脈的異常搏動等。
(十二)周圍血管征:包括水沖脈肱動脈或股動脈的打擊音,脈壓差增大及甲床或口唇毛細血管搏動等,常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
(十三)血壓:血壓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心臟排血量循環血容量、血流粘稠度、動脈壁的彈性及外周阻力故凡能影響上述種種因素都能影響血壓。其中心臟排血量主要影響收縮壓,動脈壁彈性主要影響脈壓外周血管阻力主要影響舒張壓。對任何風心病患者,測血壓是一項基本內容應根據患者年齡選擇適當寬度的袖帶,對某些患者需分別測量口肢血壓。除注意收縮壓和舒張壓的高低外還應注意脈壓差及四肢血壓的差別。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