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由于牙齦出現局部營養代謝障礙,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狀態才會出現。正由于是長期形成的營養不良,因此,通過體外輸送營養來恢復代謝功能,也是需要過程的。這是人體自我修復的必要過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牙周炎根據成因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引起或促使其情況惡化,如牙周炎、糖尿病等,又或者是某些長期服用藥物對牙齦營養代謝功能的破壞;另一類是生理性因素引起,如正常衰老、遺傳因素等。
牙周炎根據嚴重程度也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輕微牙周炎,癥狀包括牙齦跟牙齒結合處輕微紅腫(牙齦整體顏色仍是粉紅色),牙齦出血,牙縫增大,牙齦出現輕微退縮等;另一類是嚴重的牙周炎,癥狀包括牙齦跟牙齒結合處已發黑(長期牙周炎和牙結石導致),牙根外露,牙根過敏,咬合痛,咀嚼無力,牙齒松動等。牙齦萎縮發生和持續時間的長短,決定了牙周炎的嚴重程度。
遺傳性牙周炎幾率高嗎?
最新研究發現,牙周炎的家族遺傳性比較還是較高的,遺傳不分父系母系,甚至會出現隔代遺傳。通常牙周炎會以牙周病的過早出現為特征,隨著人們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如果18~25歲就出現牙周病,遺傳導致的可能性很大。這部分多屬于遺傳的牙周炎患者表現為牙齦過早出現局部營養代謝的功能退化,導致牙齦無法通過消化吸收到足以維持健康所需的維生素養份,致使牙齦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狀態而過早地出現萎縮。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