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不會遺傳的,和生活習慣有關系,和身體素質有關系,中醫講: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余。
急慢性牙周炎:牙痛的性質與急性根尖周圍炎類似。病牙不僅出現咀嚼痛和浮出感,而且已形成牙周袋以及牙松動。牙齦組織可出現反復腫痛及出血。由于牙齦萎縮加劇,導致牙根露出,碰到冷、熱等刺激會引起疼痛,牙齦萎縮還會引起咬合痛,就是平時不痛,咀嚼食物的時候才痛。
口腔常見病,病因復雜。如牙垢、牙石、嵌塞的食物、不良修復體等局部因素的刺激,牙齦受到損害,正常齦溝不超過2毫米,若齦溝過深,有炎癥及溢膿,牙齦萎縮,牙周膜、牙槽骨發炎等癥狀,即為牙周炎。包括牙周膿腫、牙周膜炎、牙槽骨炎等。
牙齒保健法:百物養生,莫先口齒“叩天鐘”、“練精”健齒法: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晨起后閉口并舌抵上腭,然后“叩天鐘”即門齒、犬齒、臼齒,依次上下齒叩擊、磨牙36下,同時“自飲長生酒”,將唾液分3次咽下。 可減少口腔疾病,尤其是牙病發生,并強身健體。
“閉天門”健齒法:《養生錄》說:便時,必先咬定牙根而后解,則腎氣亦賴以攝,非但固精,亦能堅齒。就是說小便時腳尖點地、牙關緊閉,大便時牙關緊閉。每天堅持,可牢齒、固精、強腎、壯體。
牙齦按摩法:《景岳全書》載:食指或舌頭抵在牙齦上,做局部小圓旋轉的移動按摩動作,先外后內,然后漱口,使每個牙齒所屬的牙齦區都受到按摩,反復做9次。
養成好的咀嚼習慣:慢慢咀嚼,并改掉單側咀嚼的不良習慣。既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利于食物充分消化,又可促進循環,有利于牙周組織的健康。
正確刷牙:刷牙方法不當起不到保健作用,還會損傷牙齒和牙齦,日久天長會在牙根處“鋸”出一道深溝。刷毛與牙冠接觸,刷毛頭指向牙冠,沿牙面向牙齦輕拂刷,依次刷凈每個牙齒的每個牙面,既能清潔牙面,又能按摩牙齦。臨睡前刷牙最為重要。
飲食調養:飲食應多樣化,多吃粗糧、蔬菜、水果等,少吃零食,特別是含蔗糖多的食物,應避免過冷、過熱以及酸辣食品對牙齒的刺激,戒煙限酒。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