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能減少機體體力的消耗,且減少活動后的糖元分解、蛋白質分解及乳酸的產生減少,而減輕肝臟的生理負擔。另外臥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臟的血流量,使肝臟得到更多的血液、氧氣和營養的供給,促進肝細胞的康復。據觀察,肝臟的血流量在立位時比臥位減少40%,立位伴運動時,肝血流量比臥位時減少80%-85%。肝血流量減少,可直接影響肝臟的營養及氧氣的供給,據不同的臨床類型、病情和病期,采取適當的休息和動靜結合不同形式。
對急性病毒性肝炎,應"以靜為主,動中有靜"原則,強調早期臥床休息,直至癥狀改善,血清膽紅素在50/L以下,才逐漸增加活動,活動量以不覺疲倦為度。出院后應繼續休息1-3月。
慢性病毒性肝炎,在活動期,尤有黃疸者,也宜"以靜為主,動中有靜"原則,應多臥床休息。對無黃疸的慢性肝炎活動期者,一般無須絕對臥床休息,應以靜養為主,配以適度運動。處于肝炎靜止期,宜采"動靜結合,動靜適度"的原則,肝功能正常3月以上可恢復原有工作,但仍需定期隨訪1年--2年。
重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有廣泛肝細胞死亡或急劇嚴重肝功能損傷,病情兇險,并發癥多。重型病毒性肝炎雖經積極搶救,仍有較高的病死率,除與病情、病程及并發癥處理以外,尚與病人未絕對臥床休息有關,病人大小便仍上廁所,病人呈現疲乏無力,黃疸仍繼續升高。為更好地治愈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大小便在床,使患者肝臟血流量不減少,使肝臟得到更多的血流量、氧氣和營養供應,有利于肝細胞康復,也使所用藥物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