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高達40%的癌癥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比如吸煙、暴飲暴食、不愛運動等。Graham癌癥中心腫瘤內科學家Gregory Masters指出:“絕大多數肺癌都與吸煙有關,大多數皮膚癌都與日曬有關。而基因只在其中起了相當少的作用――可能10-15%。因此,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降低你患癌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
1.嚴格戒煙
研究表明,吸煙導致了30%的癌癥死亡數,特別是肺癌。而戒煙是預防各種癌癥的關鍵。根據2010年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雜志上的研究指出,,吸煙者每天的抽煙量從20支減少到10支以下,肺癌風險就能降低27%。
2.關注體重
據美國癌癥研究所(AICR)數據,多余的脂肪和九大癌癥風險增加有關,包括食管癌、腎臟癌以及膽囊癌等。另外,據AICR估計,在美國,每年有12萬個癌癥病例要歸咎于體重增加。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Patricia Ganz博士建議,要學會經常關注自己的體重,一旦體重秤上的數字開始上升,就可以采取措施。最好讓你的BMI指數低于25。
3.每周至少劇烈運動30分鐘
美國癌癥協會建議,每周應保持150分鐘的適度鍛煉(或75分鐘的劇烈活動)。2010年一項發表在《營養與癌癥》雜志上的研究發現,僅僅是每周30分鐘的體育鍛煉,也足以將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幾率降低35%。“體育運動有很強的保護作用,除了保持正常體重外,還能幫助身體減少炎癥。這反過來又能抑制體內能導致癌癥的細胞。”Ganz博士說道。
4.盡可能戒酒
酒精是幾種癌癥的元兇,包括口腔癌、喉癌、肝癌、結腸癌和乳腺癌等。雖然確切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認為,酒精可能破壞身體組織。例如,在結腸里面,細菌可以把酒精轉化為大量的乙醛,而后者是已知的致癌化學物。對女性而言,酒精會導致雌激素水平飆升,從而增加乳腺癌風險。美國癌癥協會建議,女性每日飲酒量不能超過1杯。為了身體著想,酒精應越少越好。
5.多吃西蘭花
十字花科蔬菜,尤其是西蘭花、抱子甘藍、卷心菜等,富含一種名為芥子油苷的化學物質,當它在消化時能被分解成異硫代氰酸鹽,具有顯著的抗癌效果。2000年一項發表在《婦科腫瘤學》上的研究發現,這一化合物會減少人類宮頸異常細胞的生長。除此外,西紅柿和茄子也是不錯的抗癌蔬菜。
6.出門盡量涂抹防曬霜
年齡在18到39歲的女性最容易長黑色素瘤,這是一種最致命的皮膚癌――在過去的40年間,該病發病率飆升了80%。而一瓶防曬霜就能減少風險。2010年發表在《臨床腫瘤學雜志》上的研究顯示,那些每天涂抹防曬霜的人可降低一半的黑色素瘤風險。因此,即使在冬天和陰天,最好也要涂抹SPF15以上的防曬霜,同時,盡量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出門,此時陽光中的紫外線最為強烈。
7.放松心情
壓力本身不會導致癌癥,但它會改變體內的環境,從而讓癌前病變更為明顯。俄亥俄州立大學201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慢性壓力會通過喚起免疫細胞的戰斗狀態,從而改變細胞的活性,如果該細胞因子水平長期偏高就會導致炎癥,從而引發癌細胞的突變。因此,試著給你的身體減減壓,比如練習瑜伽、聽聽輕音樂、晚上7點后不要查看工作郵件等。
8.定期體檢
體檢不一定能幫助預防癌癥,但它能提醒醫生注意某些癌癥的早期預警信號。女人在40歲以前應每三年進行一次乳腺檢查,40歲后要每年做次乳腺檢查,包括乳房X光;同時,每三年做一次宮頸涂片或者TCT檢查。此外,不論男女都應該在50歲時開始結腸癌檢查。有家族病史的人應該更早進行體檢。
下列癥狀作為引起人們對癌癥信號的重視,如發現自己有如下不適或相關的癌癥信號癥狀時應及時就診:
(1)體表或表淺可觸及的腫塊逐漸增大。
(2)持續性消化異常,或食后上腹部飽脹感。
(3)吞咽食物時胸骨不適感乃至梗噎感。
(4)持續性咳嗽,痰中帶血。
(5)耳鳴、聽力減退、鼻衄、鼻咽分泌物帶血。
(6)大便潛血、便血,血尿。
(7)久治不愈的潰瘍。
(8)黑痣、疣短期內增大、色澤加深、脫毛、癢、破潰等現象。
(9)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