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改持續七天宣告結束 為增加患者負擔道歉

          發布時間:2015-04-07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從3月25日到3月31日,重慶醫改僅僅持續七天便宣告結束。這場以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為內容的醫改,因大幅度增加了部分患者經濟負擔,引起了部分市民上街抵制。醫改相關推動部門向公眾道歉,并承認“考慮不周”。

        一名重慶病人表示:“我是尿毒癥病人,靠每周三次血液透析維持生命,在醫療改革前自己每次普通透析需要自己支付現金95元,現在需要每次支付現金200元,透析用藥和并發癥用藥另算,上漲了100%以上,每個月透析10次+濾過2次+灌流1次(維持生命的基本治療)保守估計至少花費在3500元以上。這是二級醫院的費用,三甲醫院會更高。以這樣的改革現狀,不光是尿毒癥病人,90%以上的重病人都會因為支付不起巨額醫療費而成為家庭的無法承受之痛!”

        重慶市物價局針對各區縣發展改革委,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管理及醫藥價格監督檢查相關負責人員的培訓會更是倉促,直到新價格實施的前兩天的3月23日才召開。醫護人員對醫改的準備也并不充分。3月12日,《重慶市醫療服務項目價格(2014年版)》正式實施前不到半個月,重慶市衛計委才對醫院管理層進行培訓,而多個醫院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都在3月20日之后。

        重慶主城區一家國有二甲醫院的一名醫生在天涯論壇上發帖評價稱:“本次醫改核心就是提高醫護人員服務項目的費用,如手術,一些治療,護士的護理費等,降低部分大型儀器的檢查費,如CT。確實,以前執行的醫療收費項目有十幾年了吧,物價都漲了好多,醫療收費卻一直沒變,從醫護人員的角度來講,確實該漲,因為像手術這些有風險,技術含量高的其收費根本不能體現主刀醫生的價值。從我了解的臺灣,香港(歐美就不說了)等地的醫療來看,其實我們的醫改的關鍵還是兩個字:報銷。我們醫院經常都有一些持一個ZF發的優待證(主要是老干部)來看病,他們能享受兩大待遇:看病優先不排隊,醫藥費全報銷,所以他們對醫改什么的完全不關心。所以這次醫改讓老百姓最火大的就是醫療費用上漲,但報賬的卻沒大的提高。”

        對于醫改模式,該名醫生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真正的醫改,應該是在提高醫療費用的同時,提高報銷的比例,擴大醫保的項目,盡量使所有的醫療項目都納入醫保(整形,美容,做近視眼手術這些不是治療目的可以除外),門診的檢查治療也應該等同住院一樣報銷,至少不低于80%,而為了杜絕醫院為了創收而過度醫療,使國家負擔過重,就應該在醫保部門成立一個專業的醫保審查隊伍,不定期對各個醫院診治的病人的資料進行檢查(如檢查,治療是否合理),如發現不合理的地方,責成當事醫務人員進行申辯說明,如申辯的理由不符合醫療規范,則由醫保部門按不合理項目費用的5-10倍對當事醫院進行醫保扣款,直接從醫保部門返給醫院的醫保費用里扣除。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醫患和諧,醫療糾紛對我們醫護人員也是一種傷害!”

        光明日報:

        重慶醫改夭折帶來的啟示

        據媒體報道,因為尿毒癥患者醫療費用大幅上漲而引發群眾抗議,本月初,重慶市物價局、市衛生計生委叫停了實行僅僅7天的新版醫療服務價格方案。對此,有人宣稱“重慶醫改失敗”。

        相關信息顯示,重慶此次醫改旨在提高診斷治療服務費用,降低醫用設備檢查和檢驗類醫療服務項目費用,以體現醫護人員的專業價值。這樣的設計看上去并無問題,“重檢查、輕治療”一直困擾著醫療機構,應該是一個老問題了。若能徹底扭轉過來,不僅會給醫護人員帶來更加體面的價值,也可能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然而,在設備及檢驗類項目費用還沒有降下來,或者說,尚缺乏降下來的有效辦法之前,單方面提高診療服務費用,從而使得一部分患者的經濟負擔驟然加大,“該減的沒有減下去,新的費用又加上來了”,未免說不過去。這也不是什么“細節”的問題,本質上依然是一種忽視患者利益的表現。

        事實上,公眾質疑重慶醫改,并不僅僅針對其提價行為,而是還有諸多疑團待解。其一,如何讓社會公眾相信,只要醫護人員“診療費用”提高了,“專業價值”體現了,就不會繼續去依賴“大處方”、“大檢查”?其二,新版醫療服務價格方案有無具體、有效的舉措防范“大處方”、“大檢查”?這些舉措如何才能不淪為空談?

        近年來,民眾每每苦于看病就醫的高昂花費,相當一部分貧困人群系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其中,醫療機構,特別是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稀缺是重要原因。而每一次醫改似乎都在有意無意強調醫院的利益、醫護人員的利益,卻恰恰忽略了最基本的一點,即政府有責任有義務為民眾提供基本的醫療公共服務。畸輕畸重之間,必然會產生失衡,這樣的“醫改”當然也行之不遠。

        日前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也再次強調,要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落實政府辦醫責任,統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改革。這表明,在接下來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公立醫院能不能體現“公益性”,關系到改革的成敗,關系到老百姓能不能享受到基本的醫療服務。

        其實,強調“公益性”,并不必然妨礙醫療行業的發展,恰恰是矯正時下醫療機構過于逐利的一劑良藥。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一方面,需要醫療行政主管部門、醫療機構乃至醫護人員的努力,充分利用醫療資源,提供平價藥品和服務,普惠廣大民眾;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從醫療保障等方面為民眾提供更多的防護網,分擔壓力,體現公平和公益。

        醫療需求是人的基本權利需求,醫改的前提應該是讓全體民眾“病有所醫”,恢復醫療服務的公共產品屬性,任何改革都不應該忽略這一點。

            精彩必讀
            馬寶與牛黃、狗寶并稱為“三寶”,具有清熱解毒...
            餃子雖好吃,但有時卻讓胃感覺相當不舒服,胃酸...
            近日,一則關于肺動脈高壓治療藥物萬他維,在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浙江省| 项城市| 台北县| 长治市| 玛曲县| 含山县| 松桃| 津市市| 麻阳| 遂溪县| 龙陵县| 永宁县| 电白县| 武胜县| 锦屏县| 江北区| 澄城县| 时尚| 天祝| 兴仁县| 光山县| 丰台区| 乡城县| 谷城县| 滦平县| 柞水县| 安福县| 文化| 东源县| 临汾市| 娄底市| 精河县| 全南县| 琼结县| 福海县| 铁岭县| 平和县| 嘉祥县| 揭阳市|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