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讓米“色”
白米飯固然晶瑩可愛,但也意味著不含有抗氧化物質,維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選擇有色的米,并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飯,讓米飯變得五顏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營養價值。
比如說,煮飯時加入綠色的豌豆、橙色的胡蘿卜、黃色的玉米粒相配合,這樣就有維生素和類胡蘿卜素抗氧化成分,而且特別有利于預防眼睛的衰老。
又比如說,選擇紫米、黑米、紅米與白米搭配食用,也能提供大量的花青素類抗氧化成分,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總之,因為大米是每天都要大量吃的食品,它的營養保健價值如何,與每個人的健康關系極為密切。
如果每天都想到這些吃米飯的健康原則,日積月累,不知不覺就能起到防病抗衰的作用,對慢性病人極為有益。
細嚼慢咽米飯避免肥胖
GI值即血糖值上升率,又稱“升糖指數”,它是考核人餐后血糖值的量化指標。食物的GI值越高,餐后血糖就越容易上升,就越容易招致肥胖。
而米飯、面包、面類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正好屬于GI值高的食物,因此也有人認為,想要減肥必須控制這些主食的攝入量。
實際上,在吃米飯的時候,只要有意識地增加咀嚼的次數,細嚼慢咽,就能輕松降低GI值。
這是因為米飯中含有的淀粉多數為直鏈淀粉,這是一種難以消化的淀粉,如果將米飯放冷,直鏈淀粉的構造會發生變化,讓消化更加平穩地進行,也就不容易升高血糖值了。
同時,多咀嚼米飯也很容易刺激大腦,產生飽腹感,進而提高飽腹度和滿足感,避免過多進食導致肥胖。
因此,不少營養專家認為,只要掌握好吃飯的技巧,米飯也是一種讓血糖值平穩上升的食物。
因為米飯本身是比較清淡的食物,所以很多人在做菜的時候為了“下飯”,都會選擇比較重油重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