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怎么生活中并不少見,特別是青少年對零食的嗜好依然不減。現在,就讓我們通過本篇文章,來詳細了解一下關于牙周炎的臨床表現具體有哪一些,幫助青少年患者判斷疾病,及時的發現疾病。
牙周炎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牙齦炎癥、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齒松動移位、咀嚼無力,嚴重者牙齒可自行脫落或者導致牙齒的拔除。牙周病患者牙齦顏色暗紅,由于水腫顯得比較光亮。不僅在刷牙時出現牙齦出血,有時在說話或咬硬物時也要出血,偶也可有自發出血。在炎癥早期,輕探齦溝即可出血,探診出血可作為診斷牙齦有無炎癥的重要指標。
正常情況下,健康牙齦的齦溝深度不超過2mm,超過兩毫米則為牙周袋。牙齦病可能會由于牙齦水腫出現“假性牙周袋”,使探診深度超過2mm。而牙周炎患者,由于纖維變性破壞、結合上皮向根方增殖而形成“真性牙周袋”。牙周袋的形成說明炎癥已從牙齦發展到牙周支持組織,使較深層的牙周組織感染,慢性破壞,膿性分泌物可以從牙周袋溢出。
牙齦退縮也是牙周炎的癥狀之一,但患者常不易察覺。當齦退縮造成牙根面暴露時,患者對冷、熱、甜、酸食物或機械性刺激都可能出現敏感的表現。早期的牙周炎牙齒不松動,只有在慢性破壞性炎癥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牙槽骨大部分吸收,牙周組織支持力量大為減弱時,才可以導致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各位讀者,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牙周炎臨床表現的詳細介紹,大家應該對牙周炎有所了解了吧!我們如何遠離牙周炎的危害呢?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