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經常遇到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開完藥后,問什么時候可以停藥,有些病人聽到核苷酸類似物治療需要數年之久后,其所表現出的焦急和憂慮讓我印象深刻。有些病人甚至懷疑是否要這么久。其實,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停藥指證一直有爭議,歐美的乙肝防治指南最早是沒有提及停藥指證的,后受中國肝病學會的影響,近年來提到了部分病人的停藥指證。但是,停藥是否安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羅二平
我的觀點是,對于年輕病人,現有指南的停藥指證并不可靠,應堅持長期治療。有些病人由于各種特殊因素,考慮停藥,怎樣安全停藥呢?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有兩個關鍵因素,即病毒和免疫,病毒復制引起免疫清除。長期口服核苷酸類似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復制,但在停藥后是否復發,則取決于機體免疫因素。只有有效的免疫因素參與,病毒才不會再次變成陽性。但免疫因素取決于什么?健康積極的體育鍛煉提供基礎免疫功能。適當的免疫刺激藥物,如胸腺肽、白細胞介素-2,干擾素等的應用有助于鞏固免疫功能。特別是干擾素的正向免疫調節作用,非常明確。
怎樣判斷是否復發呢?對于e抗原陽性的病人,在完成e抗原血清轉換后,關鍵看e抗體和表面抗原的定量。在停藥后每月檢查一次兩對半定量,若表面抗原持續增加,e抗體逐步下降,則有病毒復發的風險,建議恢復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或改用干擾素等免疫調節治療。對于e抗原陰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則只能看表面抗原的變化趨勢來決定。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