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預防與調養

          發布時間:2016-01-01   來源:中華康網   
         前言“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后天之本”。腎虛弱者,靠后天脾胃滋養可以延年益壽;反之腎強者脾胃不好,也會減短壽命。世上不存在脾胃不好而有長壽的人。胃為水谷之海,主受納、腐熟、通降飲食水谷。五臟六腑皆受氣于胃。古人講:“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人無胃氣者,辭謝不治”。由此可見其重要性。故有胃病者一定要及時調養。概述慢性胃炎(chronicgestritis)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本病十分常見,約占接受胃鏡檢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隨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目前尚缺乏大規模人群的調查資料,但根據少量人群胃鏡普查結果, 50 歲以上者的發病率可達 50% 以上。

        臨床表現平度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吳廣照

        (1)最常見癥狀是上腹疼痛,約占85%。慢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數無規律,與飲食無關(有的患者空腹舒適,飯后不舒),一般為彌慢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  

        (2)腹脹,占70%。常因胃內潴留、排空延遲、消化不良所致。

        (3)噯氣,約占50%的患者有此癥狀,患者胃內氣體增多,經食管排出,使上腹飽脹暫時緩解。

        (4)反復出血也是慢性胃炎的常見表現。出血原因為慢性胃炎基礎上并發的一種胃粘膜急性炎癥改變。

        (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惡心嘔吐、乏力、便秘或腹瀉等。

        (6)慢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陽性體征。體格檢查時可有上腹壓痛,少數患者可有消瘦及貧血。  2. 萎縮性胃炎有時表現為貧血、消瘦、舌炎和腹瀉等。 

        慢性胃炎常見的發病原因有那些?

        1。飲食因素:飲食因素是胃病的主要治病因素之一,約占68%)。若吃飯時間不固定,若長時間不吃飯或短時間連續進食都會損傷胃粘膜,導致胃病發生,因此有胃病的病人要定時定量吃飯。

        2。飲酒:長期飲用烈性酒對胃黏膜細胞造成損傷,酒的濃度越高,則損傷作用亦越強。長期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使胃黏膜發生慢性炎癥。

        3。吸煙:過量吸煙是慢性胃炎發病因素之一。煙草的主要有害成分尼古丁,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可產生有害作用。煙鹼可引起中樞性惡心、嘔吐與腸蠕動加快。

        4。藥物因素:長期過量服用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也可造成慢性胃炎的發生。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強的松等。

        5。生物因素細菌尤其是Hp(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密切相關,其機理是①Hp呈螺旋形,具鞭毛結構,可在粘液層中自由活動,并與粘膜細胞緊密接觸,直接侵襲胃粘膜;②產生多種酶及代謝產物如尿素酶及其代謝產物氨,過氧化物岐化酶、蛋白溶解酶、磷脂酶A等,可破壞胃粘膜;③細胞毒素(Cytotoxin)可致細胞空泡變性。④Hp抗體可造成自身免疫損傷。

        其次鼻腔、口腔、咽部慢性炎癥: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性病灶,如齒槽溢膿、扁桃體炎、鼻竇炎等,細菌或其毒素吞入胃內,對胃造成長期慢性刺激,可引起胃黏膜炎癥。

        6。精神因素:在過度的精神刺激、憂郁、勞累與其他精神因素的反復作用下,由于這些強烈的病理沖動不斷傳入大腦皮層,使皮層神經細胞過度緊張,導致皮層興奮與抑制過程之間的平衡失調,結果,皮層機能弱化,甚至衰竭。皮層下中樞失去來自皮層的抑制,神經細胞長期處于興奮狀態,導致胃部出現病理變化,如胃壁血管痙攣性收縮,形成缺血區,胃黏膜則發生營養不良,胃腺分泌異常。長期的失調則可產生器質性病變,成為慢性胃炎。

         

        怎樣預防慢性胃炎的發生?

        預防的慢性胃炎方法,既不象感染性疾病一樣防止細菌傳染,又不象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樣,可以注射疫苗獲得免疫,而最重要的是生活、飲食上注意,應做到以下幾點:

        1. 盡量避免濃茶、吸煙、酗酒等刺激,以防損傷胃黏膜屏障和減少胃功能紊亂。

        2. 盡量避免生冷、辛辣、油膩、過咸的食物。同時食物宜多樣化,飲食宜規律化,營養豐富,單一的飲食及過多的碳水化合物類對胃不利。

        3. 保持精神愉快,心情開朗,特別在進食時不要生氣發怒,或抑郁,這些精神因素均能影響胃的運動及分泌功能,導致消化不良和胃炎。

        4. 嚴格按照醫囑,按規定服用某些藥物,因為有些藥物,如阿斯匹林、保太松、消炎痛、激素、抗生素等藥,常可引起胃黏膜損傷,引起胃炎發生。

        5. 對急性胃炎,一定要努力徹底治療,同時找出發病原因,防止再發,這樣可以使這些病變不演變或并發慢性胃炎。

        6.要預防Hp感染,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病從口入。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防止唾液里的細菌通過筷子傳播到食物上引起相互傳染。Hp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天,因此要做到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后再飲用。潰瘍病患者與人接吻也有傳播此病的危險,應加警惕。

         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鼻竇炎、咽喉炎等),口腔疾病(齬齒、牙齦炎及牙槽膿腫等)。并勿將痰液、鼻涕等下咽入胃,這些分泌物常帶有細菌,可以在胃粘膜屏障低下時導致慢性胃炎。

        7. 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如肝、膽、胰疾病,心腎疾病,這些疾病均可導致胃功能不良而發生慢性胃炎。

        ⒏ 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勞逸結合,加強胃腸的運動功能。

         

        為什么胃病病人需要注意飲食調養?

        通過對慢性胃炎的病因分析,我們已經證實,慢性胃炎的發病與飲食不當關系最為密切。飲食不當主要包括:長期進食無規律性,進食過快、過燙、過硬、過于生冷,偏嗜甘、咸、酸食以及油膩或辛辣刺激食品等。同時,這些因素也是導致胃病病情進一步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胃為水谷之海”,由于胃直接受納、腐熟水谷,所以飲食的性味、數量、溫度、烹飪方法及進食方式等,都直接影響胃的功能。病人在病情發作或加重期間大都能自覺注意飲食,然而,一旦病情有所好轉或癥狀消失,特別是節日期間,就會耐不住美食誘惑,其結果往往是導致胃病再次加重或復發。有的病人就是因為多吃了一口饅頭、或吃了幾粒不易嚼碎消化的花生米,導致胃病復發。飲食直接關系預后,要嚴把病從口入關。

         

        胃病病人禁忌食物有那些?

        ⒈忌煙、酒:

        吸煙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明知其害、卻又欲罷不能的一種不良嗜好。煙草中含有大約1200多種化合物,點燃后,溫度可達700~900℃,在這樣的高溫下會產生3000多種新的化合物,其中絕大多數對人體有害,而且危害的范圍相當廣泛。在煙草中,毒性最大的是尼古丁,它可以使消化道黏膜發炎,胃液和胰液分泌減低,潰瘍病發病率可增加一倍。已患有潰瘍病的病人,吸煙可以影響潰瘍的愈合。有人說:“我吸煙,又不吃煙,怎么影響到胃呢?”因此煙對胃的危害往往被忽略。吸煙對胃的損害是很大的。 經大量研究證實:

        (1).吸煙可使兩個“閘門”(賁門括約肌,幽門括約肌)松弛。這兩個“閘門”松弛,可引起胃液向食管返流,十二指腸液向胃返流。

        (2).影響消化液分泌,造成消化性潰瘍復發,難以痊愈。

        (3).降低消化道粘膜的防御機能,易于遭受治病因子的攻擊。

        吸煙還可以引起惡心、嘔吐、食欲下降、腸蠕動增強、促進膽汁從十二指腸反流入胃,引起腹瀉或便秘等消化功能失常。煙草中所含致癌物質約有30多種,可引起肺癌、喉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各種惡性腫瘤。可見,胃病病人若不戒煙,其后果可不是胃病病情加重,或胃病發展為胃癌這么簡單的情況了。

        已患胃病之人,尤其首當禁酒。因為飲酒之中,酒精直接入胃,刺激、損傷胃黏膜。一次大量飲酒即可引起急性酒精性胃炎。長期飲酒,會發生慢性胃炎。由于酒精能刺激胃酸份泌和損害胃黏膜,有潰瘍病的人飲酒,會使潰瘍病加重,甚至引起出血。

        ⒉忌濃茶、咖啡:

        茶和咖啡由于主要成分――咖啡因的作用,飲后使人精神振奮,消除睡意和疲倦,提高腦的活動能力,增進食欲,促進消化。但飲用過量、過膿也會產生弊端:

        ① 飯前、飯后大量飲用,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

        ② 飲用過濃、過量,會使心跳加快,興奮不安、失眠,影響胃病患者尤其合并有神經衰弱者休息和恢復體力。

        ③ 咖啡因能刺激胃酸分泌,有潰瘍病的病人飲用能引起潰瘍病加重,出現疼痛、出血,甚至有危險。

        ④ 茶中含有鞣酸,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鐵、維生素B1等結合,影響三者的吸收,嚴重者可引起貧血。

        ⑤ 由于鞣酸有收斂作用,喝茶能引起大便秘結。

        ⑥ 胃病病人需要長期服藥治療,茶中的鞣酸可和藥物結合而沉淀,會改變藥性,阻礙吸收,影響藥效。

        ⒊忌辛辣:

        辣椒對胃黏膜損害較厲害,據動物實驗觀察,0.3g辣椒能促進大白鼠的血液循環,0.5g辣椒就會立即造成大白鼠胃黏膜大面積糜爛。有些人將大蒜當作胃腸道殺菌劑或防癌佳品,但生大蒜吃的過多也可造成急性胃黏膜的糜爛。

        ⒋忌過酸:

        胃酸偏低的患者,進餐時加少量食醋或酸性食物幫助消化是有易的。但患者、醫者切不可據此而大量食用酸性食物和服用酸性藥物,據中醫理論:“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酸味對胃黏膜也有刺激性。

        (1) 少吃煎炸、辛辣,油膩食品:煎炸、辛辣食品易于損傷胃腑、導致濕熱內生,發生胃痛、胃脹。許多慢性胃炎的病人,因食用煎炸食品,如油條、丸子等病情加重、甚至胃出血。

        (2) 不可過精:現在大米、面粉越來越精,若單純食用過于精細的食物,很容易導致維生素B族缺乏,導致胃粘膜發生病變。因此,食品一定要粗、細搭配,適當吃一些雜糧、粗糧,如小米,玉米面、雜面等。

        (3) 干果類食品要適量:春節期間,家人團聚。許多家庭往往邊看電視,邊吃瓜子、花生、及其它干果,若食用過量,過頻,則可損傷食道及胃粘膜,出現飽脹、胃痛、口干等。我們曾對慢性胃炎的病人進行治療觀察,發現經常吃干果的病人比不吃干果的病人恢復要慢,治療時間要長。

        為什么胃病病人要注意勞逸結合、不可過勞、并注意臥床休息?

        勞逸結合,歷來為我國養生家所提倡。較輕的胃病病人是可以進行適當運動和勞動的,因為適量的運動可以是血脈流通,加強胃腸的運動功能,幫助食物消化。運動的形式以散步和打太極拳為好。但不可過勞,避免運動過量和大汗淋漓,跑步、打球等劇烈運動不適合于胃病患者。對較重的胃病病人更要注意休息,尤其要注意適時的臥床休息。“脾宜靜則磨”。臥床休息狀態下,大量血液匯集于消化器官,幫助胃腸正常而有節律地蠕動,充分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如果胃病病人運動量過大,則血液流注于肢體、肌肉較多,胃腸等消化器官就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而處于相對缺血、缺氧狀態,一則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二則不利于病情恢復。

        對較重的胃病病人還是以飯后臥床休息一會為好,時間可為30分鐘到一小時。臥床的姿勢應以略微彎曲的側臥,一般以右側臥位為好,一來可以減輕心臟負擔;二來胃通向十二指腸以及小腸通向大腸的口都是向右側開,右側臥有利于胃腸道內容物的順利運行;再者右側臥時肝臟流經的血液多,對食物的消化、體內營養物質的代謝、藥物的解毒及肝臟組織本身的健康都有利。當然,有胃食管反流或飯后臥床出現不適癥狀者,不可強求臥床,可于飯后靜坐一會再活動。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免費咨詢在線專家 立即咨詢
        簡述胃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對于胃炎這種疾病,相信大家并不會感到陌生吧,畢竟這是一種經常在我們生活中“拋頭露面”、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疾病。那么,小編想問一下,大家對胃炎了解多少呢?如果您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蒙山县| 天峨县| 建昌县| 西贡区| 沾化县| 陵川县| 太仆寺旗| 社旗县| 大竹县| 丰都县| 宝兴县| 南宁市| 广昌县| 乐陵市| 南通市| 凌云县| 通许县| 嵊泗县| 兴安盟| 伽师县| 大悟县| 怀安县| 绥阳县| 肇州县| 本溪| 西峡县| 城市| 龙川县| 保定市| 石首市| 靖远县| 从化市| 玛沁县| 曲沃县| 即墨市| 保靖县| 措美县| 萨迦县| 潞西市| 开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