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我們是個美食王國,日常生活中喝酒應酬當然是少不了。所以胃炎也由此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癥,那下面為大家介紹點簡單的食療和護理方法。
食療方法:
(1)豬肚1只、蘇醒10克、生姜4片、花椒1.5克、陳皮10克。共煮至豬肚酥即可喝湯食用。
(2)等量芡實、蓮肉、紅棗、淮山藥、米仁、黨參、焦白術、茯苓、甘草研成細粉。每次取30克,開水沖食,或加米燒粥吃。
(3)姜汁適量、大米100克。將大米用水浸泡后,用麻紙5-6層包好,燒成灰,研細末,分早晚2次,飯前用姜水沖服,輕者1劑,重者連服3劑,服藥后1周以內以流食為主,勿食生冷油膩等物。本方用治慢性胃炎有較好療效,尤其對病情輕、病程短者療效更佳。
(4)生姜、橘皮各20克。水煎,每日2-3次分服。本方用于治慢性胃炎、胃痛、嘔吐粘液或清水,具有健胃、解毒之功效。
護理:
1.急性發作時應注意適當休息,病情好轉后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2.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即進食要有規律,按時進餐,飲食定量,不要暴食暴飲,少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粘膜,進食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戒煙,少飲酒。
3.如有嘔吐,病人情緒要安定,不要著急。隨時清除嘔吐物,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要注意嘔吐物內容,有無血液。假如嘔吐頻繁或嘔吐物中有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4.如有腹痛,可用熱水袋敷腹部。
5.遵照醫生囑咐,按時服藥,堅持治療。
最常見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欲減退,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惡心,嘔吐等.病程緩慢,反復發作而難愈.通過上面的食療和護理,我相信許多人都感受到了食療的好處和方便之處了吧,正印證那那句話:胃可以吃壞,但是也可以吃好哦。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