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中西醫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16-04-05   來源:中華康網   

          患有胃炎大多會有食欲減退甚至厭食、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常導致患者大幅度消瘦。這樣,術后就不知道得花多少精力和金錢把營養補充回來,把體重拉回健康的線上。因此,一旦發現有胃炎的癥狀,就應該立刻到醫院診斷治療。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把疾病帶來的損害降到最低程度。以下分別就是胃炎的中西醫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急性胃炎

          1.一般治療:盡量臥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如果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則需靜脈補充5%—10%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質。鼓勵攝人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晶,以防止脫水或治療輕微的脫水。

          2.對癥治療:必要時可注射止吐藥: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痙藥:如顛茄8n堪11次,1日3次。止瀉藥:如思密達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療:抗菌素對本病的治療作用是有爭議的。對于感染性腹瀉,可適當選用有針對性的抗菌素,如黃連素0.3g口服,1日3次或慶大霉素8萬u口服,1日3次等。但應防止抗菌素濫用。

          慢性胃炎

          尚無特效療法,一般主張無癥狀者無需進行治療。若有癥狀可參考下列方法進行治療:

          1.避免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如戒除煙酒避免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藥物如NSAID等。

          2.飲食治療 原則與潰瘍病相似,多次少餐,軟食為主,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更重要的是根據病人的飲食習慣和多年經驗,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食譜。

          3.藥物治療 Hp相關性胃炎需進行根除Hp的治療。而其他慢性胃炎尚無特效療法,大多不能使胃炎逆轉,因此主要是對癥治療。

          中醫治療:

          多屬中醫胃脘痛、胃痞、嘔吐等病證范疇。根據本病的病因、臨床癥狀及舌脈表現辨證治療。

          食滯傷胃型患者飲食不節致使脾胃受損,食積胃脘,脹滿痞痛,惡心嘔吐,噯腐吞酸,大便秘結有腐敗異臭,舌質紅,苔厚黃膩,脈象弦滑。證屬食滯傷胃、腑氣不通,宜健脾和中、消食開胃。藥用白術、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雞內金、麥芽、炒萊菔子各15克,木香、厚樸、半夏、陳皮、枳實、大黃(另包后下)各10克,生姜5片。每日一劑,水煎服。

          脾胃虛寒型患者胃脘墜脹不舒,食欲不振,嘔吐酸水,隱隱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則輕,餓時疼甚,進食稍減,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質淡、胖大、邊有齒印,苔薄白,脈象沉細弱或浮大無力。證屬中氣不足、脾胃虛寒,宜補中益氣,健脾溫胃。藥用炙黃芪30克,黨參15克,白術、茯苓、山藥、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2克,陳皮、良姜、香附、吳茱萸、炙甘草各1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胃陰虧虛型患者胃脘灼熱疼痛,嘈雜不適,雖饑而納差,口干口渴,大便艱澀,舌質紅有裂紋,舌苔光剝或少苔,脈象弦細數。證屬肝脾不和、胃陰虧虛,宜疏肝健脾、益陰養胃。藥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北沙參、玉竹、白芍、全栝樓各15克,麥冬、花粉、草決明、草石斛、山楂各12克,川楝子、醋元胡各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熱邪犯胃型患者胃脘灼熱疼痛,嘈雜易饑,口苦咽干,泛吐酸苦水,便秘,舌質紅苔薄黃,脈象弦細。證屬熱邪犯胃、中焦郁滯,宜疏利中焦、清熱和胃。藥用蒲公英、敗醬草各30克,白花蛇舌草、白芍各15克,枳殼、佛手、連翹、黃芩各10克,海螵蛸、鍛瓦楞子各12克,黃連、吳茱萸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肝郁犯胃型患者胃脘痞滿隱痛,兩脅撐脹疼痛,噯氣頻頻,時有泛酸,食欲減退,舌質紅苔薄白微黃,脈象弦細。證屬肝郁氣滯、胃失和降,宜疏肝理氣、健脾安胃。藥用柴胡、白芍各15克,白術、茯苓、香附、醋元胡各12克,當歸、川楝子、烏藥、枳殼、佛手、蘇梗、吳茱萸各10克,黃連、甘草各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瘀滯傷胃型患者胃脘刺痛或銳痛,痛處拒按,時感胃部灼熱嘈雜,納差,舌質暗紫有瘀斑苔薄黃,脈象澀滯。證屬氣滯血瘀、郁熱傷胃。宜活血化瘀、行氣理胃。藥用丹參、蒲公英各3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20克,香附、元胡各12克,三棱、莪術、五靈脂、蒲黃、川楝子、烏藥各10克,砂仁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肝火犯胃型患者因久病脾胃氣虛,情志不舒,郁而化火,致使胃脘痞滿隱痛,食后疼痛加重,經常燒心泛酸,口苦發黏,便溏,舌質淡紅,苔黃膩,脈細數。證屬虛實夾雜、肝火犯胃。治宜舒肝理氣、清熱調胃。藥用黨參、柴胡、茯苓各15克,半夏、黃芩、梔子、木香、佛手、生麥芽各10克,黃連、吳茱萸、甘草各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濕困脾胃型患者胃脘痞悶,納呆,少食即感脹,口淡無味,渴而少飲,腸鳴轆轆,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困倦懶動,舌質淡胖苔白膩,脈象濡細。證屬濕阻脾胃,困遏中焦。宜健脾祛濕、理氣醒胃。藥用薏苡仁30克,蒼術、茯苓、雞內金各12克,藿香、佩蘭、白蔻仁、厚樸、菖蒲、半夏、陳皮、干姜、枳殼、連翹各1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而患上胃炎,通常都是因為患者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吸煙酗酒,大量引用烈性酒、濃茶以及咖啡等,還因為患者精神狀態比較差。因此,要預防胃炎,大家就要做到戒掉這些不良習慣,并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即使有煩心事,也不要過度陰郁或緊張,精神愉快才能保持頭腦清醒,盡早解決問題。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免費咨詢在線專家 立即咨詢
        簡述胃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對于胃炎這種疾病,相信大家并不會感到陌生吧,畢竟這是一種經常在我們生活中“拋頭露面”、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疾病。那么,小編想問一下,大家對胃炎了解多少呢?如果您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山市| 九江县| 博客| 南皮县| 高清| 肥城市| 桑植县| 金秀| 拜泉县| 西宁市| 阿勒泰市| 本溪市| 清徐县| 延庆县| 奉节县| 镇巴县| 泽库县| 郸城县| 荆门市| 依安县| 定远县| 精河县| 河东区| 锦屏县| 沈阳市| 仁化县| 琼中| 钦州市| 松阳县| 车致| 林周县| 辽宁省| 长垣县| 巴南区| 灵丘县| 大同县| 宣化县| 晋城| 峨山| 时尚| 高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