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低血壓簡單的分類的話,可以分為急性低血壓和慢性低血壓。急性的話一般來說會比慢性的嚴重一些,那么我們就大概來介紹一下慢性低血壓又分成幾種,好讓大家心里有個底,能夠判斷一下。低血壓其實不是很嚴重的病,大家注意預防就是了。
1、體質性低血壓
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于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任何癥狀,重者出現(xiàn)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2、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是患者從臥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時,或長時間站立出現(xiàn)血壓突然下降超過20mmHg,并伴有明顯癥狀,這些癥狀包括: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體位性低血壓與多種疾病有關,如多系統(tǒng)萎縮、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發(fā)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礙、血液透析、手術后遺癥、麻醉、降壓藥、利尿藥、催眠藥、抗精神抑郁藥等,或其他如:久病臥床,體質虛弱的老年人。
3、繼發(fā)性低血壓
由某些疾病或藥物引起的低血壓,如脊髓空洞癥,風濕性心臟病,降壓藥,抗抑郁藥和慢性營養(yǎng)不良癥,血液透析病人。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