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病毒性肝炎疫苗已成為兒童接種的主要疫苗之一,通過接種病毒性肝炎疫苗,可以刺激機體產生抵抗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免疫力,以免造成感染,產生不必要的傷害。一般情況下,人們在接種后都不會出現不良反應,但也不排除意外的發生,常見的不良反應介紹如下:
1.急性黃疸型
(1)潛伏期 甲型肝炎潛伏期為15~45日,平均持續30天。患者在此期常無自覺癥狀,但在潛伏期后期,大約感染25天以后,糞便中有大量的HAV排出,潛伏期的患者的傳染性最強。
(2)黃疸前期 起病急,急數患者有發熱畏寒,體溫在38~39℃之間。平均熱程3日,少數達5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嘔吐、上腹部飽脹感或輕度腹瀉。少數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要表現,尿色逐漸加深呈濃茶色。本期持續5~7日。
(3)黃疸期 自覺癥狀好轉,熱退后黃疸出現,可見鞏膜、皮膚不同程度黃染,肝區痛,肝臟腫大,有壓痛和叩痛,部分患者有脾腫大。本期可有短期大便顏色變淺,皮膚瘙癢。肝功能明顯異常。持續2~6周。
(4)恢復期 黃疸逐漸消退,癥狀好轉以至消失,肝脾回縮到正常,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IgG介導的免疫系統建立。本期持續2周至4月,平均1個月。
除以上介紹外,接種病毒性肝炎疫苗后產生的不良反應還有很多,比如常見的就是乏力、厭食、惡心、嘔吐、腹瀉等,絕大多數情況下,出現這些不良反應時,往往都只是短暫的,但若是沒有緩解的情況下,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