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風濕免疫疾病的患者就診時,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在檢查確診風濕免疫疾病的同時,檢測病毒性肝炎感染情況,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俗稱“乙肝”)與丙型病毒性肝炎(俗稱“丙肝”)的檢查,在病情第一次確診,以及療程較長的復診隨診過程中,這個檢查非常重要與必要。原因有四:
第一,我國是肝炎大國,感染率居高不下;
第二,風濕免疫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亂并且異常,容易在確診治療前合并或者在治療中繼發(fā)病毒性肝炎;
第三,確診風濕免疫疾病后,正規(guī)治療中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抑制劑以及生物制劑的使用與否、如何合理使用,都與是否感染病毒性肝炎,以及感染的狀態(tài)與程度密切相關。
第四,風濕免疫疾病正規(guī)的治療藥物,用藥的品種與劑量,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治療反應與療效的好壞,首先都與肝功能是否正常,以及肝臟功能狀態(tài)的變化及其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與影響密切相關。
有時候,對于病毒性肝炎檢查結果出現(xiàn)異常者,醫(yī)生會建議進一步檢查肝纖維化四項,有的患者會非常不理解,會認為這是過度檢查,或者不必要的檢查。然而,如果忽略了或者忽視了此時應該做的肝纖維化檢查,后果可能會十分嚴重!這里面的原因和道理,在這里給大家當做一個簡單介紹:
肝纖維化四項包括:血清透明質(zhì)酸(HA)、層粘連蛋白(LN)、Ⅲ型前膠原(pcⅢ)、Ⅳ型膠原四項指標,
1、血清透明質(zhì)酸(HA)主要由肝內(nèi)皮細胞攝取分解,少量小分子亦由腎小球濾過。當肝,腎功能受損時,血清HA升高,且隨病變加劇而呈升高趨勢。血清HA檢測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纖維化的發(fā)展與轉歸。
2、層粘連蛋白(LN)也稱為板層素。屬結構性糖蛋白,存在于基底膜的透明層中。與肝纖維化形成有重要關系,是門脈高壓發(fā)生的主要基礎。血清LN水平常與Ⅳ型膠原、透明質(zhì)酸等相平行,在肝纖維化診斷方面有重要價值。
3、Ⅲ型前膠原(pcⅢ)是Ⅲ型前膠原前體,血清PCⅢ含量與肝纖維化病變程度密切相關,反映出肝纖維合成情況。
4、Ⅳ型膠原(Ⅳ-C),血清Ⅳ-C被認為能很好地反映膠原的合成,與纖維化程度正相關。
以上四項指標和肝纖維化密切相關,雖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炎癥因素,當肝炎活動比較明顯時,肝纖維化指標也會明顯升高,所以肝纖維化四項在反應肝纖維化的程度及準確性方面還有欠缺。當然,目前能夠最準確判斷肝纖維化程度的檢查是肝穿刺活檢做病理檢查,這是一種創(chuàng)傷性檢查,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或者許多醫(yī)院,特別是基層醫(yī)院由于條件限制而不能開展。而肝纖維化四項檢測相對比較簡單,采集靜脈血即可。根據(jù)結果,再綜合其他檢查可以粗略判斷是否存在肝纖維化及其嚴重程度,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幫助。由于篇首所提到的四項原因,對于曾經(jīng)有過“不死的癌癥”之稱的各種風濕免疫疾病的正確與成功的診治而言,病毒性肝炎的檢查,以及檢查異常者的肝纖維化四項檢查,完全是必要的,而且十分重要。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