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性胃炎稱疣狀胃炎或痘疹狀胃炎,常與消化性潰瘍、淺表性或萎縮性胃炎等伴隨發生,也可以單獨發生。糜爛性胃炎一般僅見飯后飽脹,泛酸,噯氣,無規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癥狀。因此糜爛性胃炎患者的飲食也就成了很多患者、患者家屬共同關注的問題。
糜爛性胃炎患者在飲食上要以溫軟易消化,富含營養少渣的食物為主。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要避免粗糙辛辣和過熱的食物,要戒除煙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以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還要減少食鹽的攝入。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咽。飲食要有規律,不可過饑過飽,不可暴飲暴食,同時,要注意營養的均衡,不能因為口味不好而挑食偏食??啥喑宰o胃養胃的食物,如紅棗、饅頭、粥、山藥、紅薯等。
放松心情:精神緊張是慢性胃炎的促進因素,應予避免。情緒上的不安和急躁,容易引起胃粘膜障礙和胃機能障礙。所以應盡可能地避免情緒上的應激反應,解除緊張的情緒。平時做到遇事不怒,事中不急,急中不愁,保持心情舒暢,對胃炎的康復極有好處。
適當的運動:適當的運動是增加胃腸蠕動的好辦法,能有效地促進胃排空,使胃腸分泌功能增強,消化力提高,有助于胃炎的康復。
揩壓按摩療法:以手指和手掌按摩背部的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和腹部的巨厥、中脘、天樞穴。方法是用手掌由上向下按壓三個穴道所在的背骨兩側,然后用拇指指腹按壓并以畫圓方式指壓。接著按壓腹部穴道,用四指指壓這些穴道,不要太用力,以自己感覺舒服為準。還可以生姜或大蒜熱灸這些穴位,也有很好的療效。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