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臨床疼痛診療時遇到的常見病,其病因很多,其中有一類頭痛伴有頸部壓痛,常與頸神經受刺激有關,發生率很高,臨床表現較復雜,頭痛持續時間長,治療較困難,目前稱之為頸源性頭痛。頸源性頭痛的主要原因包括下面兩個方面。武漢市第一醫院疼痛科馮丹
一、頸椎第1-4頸神經受到牽拉、卡壓
頸椎第1-4頸神經的后支互相連接成環,共同形成枕大神經、枕小神經、耳大神經,分別支配頭頂、枕后、耳顳部等相關區域。在長期低頭、慢性勞損及不良姿勢等情況下,頸椎第1-4頸神經的后支受到牽拉卡壓,導致頭頂、枕后、耳顳部等相關區域的疼痛,并遷延至整個頭部,形成典型的頸源性頭痛。對于頑固性頸源性頭痛,除藥物外,神經阻滯往往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包括頸2橫突阻滯、頸2-3脊神經后支阻滯、頸2背根神經節阻滯等,一般阻滯3-4次即能取得滿意效果。
二、頸椎退變
頸椎增生、失穩、曲度變直、反弓等頸椎退變的情況下,頸椎椎動脈、頸動脈會受到牽拉或卡壓,引起椎動脈、頸動脈痙攣,導致大腦缺血引起頭痛。對于這種類型頭痛,除藥物外,星狀神經節阻滯往往會取得滿意的效果。星狀神經節阻滯能松弛交感神經,并進而擴張椎動脈、頸動脈,改善大腦血供,從而明顯緩解頭痛。
目前在國內外,神經阻滯在頸源性頭痛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視,成為治療頑固性頭痛的重要方法。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