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為胃病診斷“金標準”
上期跟大家討論的是胃病大敵幽門螺旋桿菌,那么,胃病如何科學地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呢?本期保胃戰為您詳細介紹。廣大網友可以通過揚州日報官方微博、微信互動平臺以及城市周刊公眾號與專家互動,咨詢您最關注的健康話題。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魏睦新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有胃部不適的現象。有時你會覺得忍忍就過去了,或者是去附近的藥店買點常規胃藥自己服藥,癥狀緩解之后就 不再去管胃了。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的,有可能就會由開始的淺表性胃炎拖成慢性萎縮性胃炎。那么得了胃病如何科學地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呢?
胃鏡要活檢
值得患者注意的是,一般大醫院,出于明確診斷和對患者負責的需要,做胃鏡的患者90%以上都會做活檢,因為只有做了活檢,才能細分和精確診斷是淺表性還是萎縮性胃炎,有無胃癌前期病變甚至胃癌。還有潰瘍是普通潰瘍還是癌性潰瘍等,活檢是用來判別的最重要的工具。因此有人說胃鏡檢查“不做活檢等于不檢”,這句話雖然有點極端,但也反映了活檢的重要性。所以在您做胃鏡檢查之前,對您選擇的醫院是否對絕大部分患者常規開展活檢要做點功課,了解一下。
無痛胃鏡真的無痛嗎?
胃鏡檢查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有點小小痛苦的,那么無痛胃鏡是怎么回事呢?其實胃鏡本身帶來的一點點痛苦,無痛胃鏡與普通胃鏡是完全相同的,只是,無痛胃鏡是給患者上了全身麻醉,麻倒了當然不會感覺疼痛了。如果您對胃鏡檢查有恐懼感,也完全可以考慮選擇無痛胃鏡。
胃鏡應該多久復查一次比較合適呢?淺表性胃炎,治好后1年做一次。潰瘍病治好后要復查,判斷潰瘍是否真的愈合。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如伴有腸化或異型增生者應定期隨訪,萎縮伴有輕度腸化或異型增生也可每1年左右檢查1次。中萎縮或伴有中度腸化的患者每6個月左右檢查1次。重度萎縮伴有重度腸化或異型增生者每3個月查1次,必要時行手術治療或內鏡下的局部治療。
除普通胃鏡外,還有一種叫“超聲胃鏡”的,這個就是把超聲波探頭通過胃鏡送到檢查局部的一種診斷技術。主要適合于普通胃鏡檢查,發現胃內有隆起,性質又無法判斷的時候使用。
胃超聲靠譜嗎?“胃超聲”診斷技術是用普通超聲波機器,在胃內裝滿水的時候,做一下超聲探測。這項技術目前沒有被公認,一般個人診所等會用來對胃做一個很膚淺的形態評估,基本上沒有診斷價值。
至于如何來區分治療淺表性胃炎與萎縮性胃炎,敬請關注下期專欄。
胃病的檢查方法
胃病最常采用的檢查方法有胃腸鋇餐和胃鏡檢查兩種。
胃腸鋇餐檢查 是讓患者口服造影劑硫酸鋇,在X光透視及拍片時,利用鋇劑在胃腸道留下的影像來判斷胃和十二指腸內部的病變情況。但是因為鋇餐檢查是很粗獷的檢查,也不能活檢組織,所以目前接受這種檢查的患者越來越稀少。 這個項目更多的被用于診斷胃下垂、胃動力異常方面。
胃鏡檢查 是把前端裝有鏡頭的纖維導管直接插入胃和十二指腸, 用 肉眼觀察胃腸內部情況。通過內窺鏡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病變,并可經內鏡取活組織檢查,而且還可在內鏡下治療相應疾病。胃部疾病的診斷,尤其內窺鏡起到舉足 輕重的作用。若胃部出現病變時,胃黏膜形態、排列及色澤等都會出現一些改變。適當的時候取少量組織進行病理分析,可以更加明確地診斷。胃鏡檢查在臨床上也 稱之為胃病診斷“金標準”。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